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司马光(1019-1086)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13085869
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选自《初潭集》)


【注释】邴(bǐng):姓,邴原,三国时北海朱虚人。恻(cè):心中悲伤。苟:如果。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A.蒙以军中多务(名词,言辞)B.卿今者略(名词,才干)
C.一则其不孤(动词,羡慕)D.童子泣(代词,什么)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对【甲】【乙】两段文字主要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通过讲述一则小故事来说明学习的益处。
B.【甲】写吕蒙聪明好学的故事,【乙】写邴原少而好学的故事。
C.【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赞扬了吕蒙、邴原主动学习的精神。
D.【甲】写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乙】赞美邴原少而好学。
4.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目相待刮
(2)康肃笑而
2.翻译文中两个画线句。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3.【甲】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乙】文所阐释的道理可以用一个四字成语高度概括为:“_____________”。
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同为武将,吕蒙和陈尧咨为人处事有什么不同?
2023-03-08更新 | 10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

【甲】: 初, 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 孰若孤?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 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注: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往事耳(了解)B.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C.当知其所亡(每天)D.七年不返(才)
2.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 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3.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何异断斯织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以上两篇短文,谈谈就某一方面所得到的启发或收获。
2017-05-03更新 | 9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

为人谨厚,名其兄子曰默,曰沈,名其子曰浑,曰深,为书戒之曰:“吾以四者为名,欲使汝曹名思义,不敢违越也。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而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夫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鲜不遂矣。孔子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五·王昶戒子书》)


【注释】①昶:音chǎng。②吾之于人,谁毁谁誉: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我对别人,不毁谤,不赞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非学无以广(     )
(2)年与时(     )
(3)欲使汝曹名思义(     )
(4)斯言(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夫君子   水陆草木
B.静修身   物喜
C.书戒之曰   人谋而不忠乎
D.吾之   生于忧患,死安乐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4.【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
2023-07-05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