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沈括(1031-1095)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24 题号:19362121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宇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赈天,许氏落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呈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葶,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

(节选自《梦溪笔谈》)


【注】著:附着,着落。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及意义辨析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选项原文例句释义释义方法
A瞬息可就:完成。【语境辨析】与下文“瞬息可成”的“成”字词义相近。
B则字平如砥:磨刀石。【字形推测】“砥”形旁是“石”,形旁与字义相关。
C有奇字无备者素:平时,一向。【课内迁移】与“平素”意思相近。
D不沾污殊:特殊。【语法分析】“殊”和“不沾污”构成偏正短语。
A.AB.BC.CD.D
(2)下列加点“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许氏落篱皆所焚
A.每字一印
B.其印余群从所得
C.不以木之者
D.人谋而不忠乎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两篇选文都出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甲】文中的“庆历”和【乙】文的“治平”都是帝王的年号。
B.【甲】文紧扣“活”这一特征,“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C.两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甲】文按工艺流程说明了活板的制作、印刷及拆板过程,【乙】文按时间顺序再现了陨星坠落过程中的奇异景象。
D.【乙】文详略得当,详写了陨星坠落时的声响、光亮和陨星落地后的形状、颜色、温度、大小、重量等,略写了陨星的去处。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活板》节选

【乙】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兴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节选

注释:①秘剑:皇家用的刀剑。②契:刻的文字。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

【丙】古代造纸流程图


①浸泡:将树皮、麻等原料切碎,置于沟溪中浸泡至发软。

②搅灰:将原料掺入火灰或放进石灰水中搅拌、沤浸。

③蒸煮:原料入桶,盖上麻布,用中火蒸煮。
④______:将原料清洗后,置于石墩,用木锤反复捶打,制成泥膏状的纸浆。⑤抄纸:抄纸槽内放置清水,放入纸浆,用抄纸帘反复捞浆,形成薄片状的湿纸。
⑥______:将湿纸挤去多余水分,逐张扬起,晒干或焙干,即制成纸。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每字为一       ②一板
B.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②一板已布字
C.①以纸帖       ②木格贮
D.①乃布字印       ②莫不精工坚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用讫再火令药熔     (2)自是莫不从用焉
3.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材料【丙】第④⑥幅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④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
4.阅读【甲】文,完成活板排版的步骤。
设置铁板→_______→②     →密布字印→③       按平版面
5.毕昇制作活字的材料是,蔡伦造纸的原料是,与雕版印刷和沉重的简牍、昂贵的帛书相比,它们的共同优点是。你从古人的发明创造中,获得的启示是      ④
2017-05-17更新 | 20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曹玮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玮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曹玮用兵》)


注:①知:主管。②虏兵:敌军。③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④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⑤縻:束缚。⑥少选:一会儿。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望 其 旗 靡            (2)虏 兵 去 数 十 里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一鼓       (          )            (2)故(          )
(3)玮又使人(         )            (4)其复来(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4.阅读两段文字,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曹刿和曹玮用兵有什么不同之处。
2019-04-18更新 | 12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文/沈括《梦溪笔谈》)

【乙】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裹挹之,用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文/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挹(yì),同“浥”,沾湿,湿润,文中是“用羽毛去沾取石油”之意。②然,同“燃”。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松脂、蜡纸灰之类冒之            和:连词,与,跟
B.一板已布字                                自:另自,另外
C.其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        识:标记,标注
D.人衣                                          墨:把……熏黑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活板                  自以大有所益
B.则纸帖之               我酌油知之
C.未知石烟利也        水陆草木
D.惘惘                  自钱孔入,钱不湿
3.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每字为一印”“密布字印”“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板、字印数均是活的。
B.乙文作者介绍了石油的用途:烧火(照明)和制墨,并认为这种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甲文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活字印刷的优点:印刷速度极快。
D.乙文记叙、描述、说明、议论融为一体,事实的引证,说服力强,以诗收结,生动风趣。
4.翻译句子
(1)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2)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2022-07-22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