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汉字 > 字形
题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76 题号:19584349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提出要“打造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你所在的小组做完相关调查研究,撰写了调查报告。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1.在报告的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博物馆之城调查报告”九个字作为标题。

第一部分   调查目标

了解新时期北京市博物馆的发展情况,重新认识博物馆的社会作用。

第二部分   调查内容

调查涉及博物馆官方网站、有代表性的展览、相关新闻报道,主要内容记录如下。

【官方网站资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展览侧重展示馆藏;临时展览遵循开放合作的原则,已形成历史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多个展览系列。

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生物进化为主线,讲述生命世界的奥秘构筑起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不同主题的巡回展览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的胜况表现出新时期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态势。

2.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表达的是“依照并沿用”的意思,所以“遵循”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难懂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的意思,所以“奥秘”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组合并建立”的意思,所以“构筑”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隆重热烈的情景或场面”的意思,所以“胜况”一词中有错字。

【展览内容及形式】

中国国家博物馆“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独具匠心。各类展品以不同形式展出,空间站组合体1∶4的模型“飞”在头顶,核心舱1∶1的模型可步入参观。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让观众拍手称快

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展”剧场式的沉浸空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16米长的数字沙盘将气势磅礴的中轴线历史建筑群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3.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B.拍手称快C.身临其境D.气势磅礴

【相关新闻报道】

2021年5月,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委印发文件,要求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鼓励将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社会机构,纳入行业指导范畴。为落实文件精神,两年来北京市持续推进“类博物馆”培育工作,不断把首都的博物馆资源优势转化为全国文化中心发展的势能

2023年4月16日,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在北京开馆。该馆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的建成将成为全社会了解航空知识的重要平台。

4.你想知道文段中“势能”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势能”的解释为“相互作用的物体由于所处的位置或弹性形变等而具有的能量”。根据词典解释,下列对文段中“势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变化的形势B.演变的趋势C.推动的力量D.扩大的容量
5.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你做出修改。

第三部分   调查结论

博物馆之城的建设路径主要有:依托丰富馆藏,布局、策划特色展览,促进现有博物馆的发展;整合社会资源,将“类博物馆”纳入建设序列,规划、建设新博物馆。新时期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包括:__________。

6.根据小组意见,在横线处补写一个节奏匀称的句子。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A.服务首都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满足公众需要,增进国际交流
B.服务、推动首都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公众及国际交流的需要
C.服务首都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公众需要得到满足,增进国际交流
D.服务、推动首都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公众需要,国际交流得以增进

第四部分   结语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浏览了博物馆官方网站和相关新闻报道,选择特色博物馆开展了实地考察,收集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__________。本次调查研究丰富了我们对展览内容和形式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了解新时期博物馆的新发展,对我们认识社会、增长见识很有意义。

7.根据小组建议,你用上“分类”“探究”“结论”三个词,在文段中的横线处写一句话,补全结语的内容。
2023·北京·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每一项巨大科技成果的问世,离不开敏锐的科学洞察力,更依靠科学家们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荣誉可以成为继续前进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影响前行的重负。对待荣誉的态度,能看出一个人的精神高度和思想境界。因而,对于奖杯□奖牌、奖金,要看重又不能太看重,那是对我们工作成就的肯定,是人生的点,很美丽也很珍贵,但绝不能为其所累,更不能成为(     )我们前进的(     )。

古人云□“名利最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袁隆平、钱学森、邓稼先、彭桓武等,便是那自古至今的“几人”。正 【甲】 如凤毛麟角, 【乙】 就更显其珍贵,也更令人景yǎng 敬重。


(1)给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拼音和汉字。
①点(     )       ②景yǎng(     )
(2)给语段括号里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束缚   枷锁B.牵挂   号角

(3)给语段中“□”处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顿号   句号B.顿号   冒号C.逗号   句号D.分号   问号

(4)给【甲】【乙】两处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但是B.只有……才C.即使……也D.因为……所以
2024-03-20更新 | 32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石秀禀说起:“这钟离老人仁德之人,指路之力,救大恩,也有此等善心良民在内,亦不可屈坏了这等好人。”宋江听罢,叫石秀去寻那老人来。石秀去不多时,引着那个钟离老人来到庄上,拜见宋江、吴学究。宋江取一包金帛赏与老人,永为乡民:“不是你这个老人面上有恩,把你这个村坊尽数洗荡了,不留一家。因为你一家为善,以此饶了你这一境村坊人民。”那钟离老人只是下拜。宋江又道:“我连日在此搅rǎo你们百姓,今日打破祝家庄,与你村中除害。所有各家赐粮米一石,以表人心。”就着钟离老人为头给散,一面把祝家庄多余粮米,尽装载上车。金银财赋,犒赏三军众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       搅rǎo _____     _____
(2)下面与“粮米一石”的“石”意思相同的是(     
A.一石二鸟B.金石可镂C.尽粟一石
(3)下列对语段中画线处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路之力”和“救济大恩”为并列关系。
B.“引”“拜见”都为动词。
C.“与你村中除害”这句话中“与你村中”是补语。
D.“金银财赋”是并列短语。
(4)以上文段选自长篇章回体小说《_____》,记叙了“_____”(姓名+情节)这一重要事件。请你结合原著,谈谈这一事件对梁山组织的发展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06更新 | 164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

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   ①)。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近现代经典诗词……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      )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唤起了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让观众在触摸中国诗歌的宏伟版图之时,油然地生长出文化(   ③)和民族(   ④)。

如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接?《中国诗词大会》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在诗词大会中,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的课堂。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落幕,古典诗歌的热潮却再次兴起。这不是偶然,而是先贤诗人几千年的智慧与情感的集结,是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长期热爱与广泛积累。

(摘自2017年2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中国诗词大会》系列节目从传统诗词中挖掘时代内涵,通过它对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的背诵,增加了全民读诗的热潮,做到了综艺节目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意义。优秀的综艺节目激活了很多人的文化心、诗心。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引人关注,正在阔步融入世界的中国日益显现着自己的文化自觉,而网民对综艺节目的选择度以及文化内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节目播出以后,许多孩子家长发出了呼声:我们远离传统文化太久了,带着孩子一起分享诗词之关,感受诗词之趣很有意义。小孩子现在不一定能完全理解这些诗词的意思,但浸润在古诗词里,对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滋养。在网络文化流行的今天,学习古诗文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如今歌舞类、亲子类综艺节目泛滥的市场下,以传统文化作为内核去进行综艺节目的改革,也许会是一个好的方向,用诗书去抵制烂俗,进一步引领观众,促进新媒体市场下电视综艺节目市场的健康发展。

(摘自2019年2月14日《中国艺术报》)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在春节期间热播,然而,思想界随即引发了关于背诵古诗词是否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争论。一些评论者认为机械地背诗比的不过是记忆力,与一个人的古诗鉴赏能力无关。平心而论,《中国诗词大会》推广传统诗词文化的成效有目共睹。观众在春节期间远离了牌桌和酒席,坐在电视机前欣赏选手的精彩对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培养诗词修养同样从背诵开始,牙牙学语的童生在启蒙阶段背诵古诗词,大多“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这无妨诗词文化的浸润,待到年岁蹭长,涉世渐深,自然明白“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悲戚。

古诗词传播的最大挑战是其本身缺乏现实活力。这也是很多类型的传统文化在传播中遭遇的共同尴尬。对多数普通人来说,背诵古诗词最大的“用处”,是回答中小学语文考试的诗词填空。要让传统文化在更广阔的范围生机盎然,就必须让其在更现实的层面产生影响。诗歌仍然是有生命力的文体,现代诗依然有较多受众。将古诗词元素融汇于现代诗中,或许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方法。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要写诗成为诗人,古诗词欣赏能力也未必与背诵能力成正比,但在日常文字表达中化用古诗词,足以让一个人在精神上雍容起来。

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要避免一种倾向——传统文化成为独立的、与现实隔绝的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不能脱离现实文化格局,在循序渐进中重拾濒临丢失的文化元素。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后,评委会公布的获奖理由是“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作为一名流行歌手,鲍勃·迪伦继承了美国的传统文化,其文学造诣获得专业领域认可,可见传统文化也能在公共流行中获得现实生命力。

(摘自2019年3月14日《中国青年报》《传统文化不能只活在秀场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润(jìn)               (mù)             (jué)               移默化(qiǎn)
B.赏(jiàn)             (xiè)             (xiǎng)             生机然(àng)
C.尴(gà)               扬(hóng)            (nàn)               有目共(dǔ)
D.临(pín)               容(yōng)          向(qīng)               序渐进(xún)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触摸             宏伟             见义思迁             造诣
B.屏幕             集结             牙牙学语             继承
C.内涵             抵制             平心而论             随即
D.启蒙             融汇             文化盛宴             隔绝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人“材料一”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礼赞       ②浓缩             ③自信心             ④自豪感
B.①赞扬       ②浓缩             ③自豪感             ④自信心
C.①礼赞       ②表现             ③自豪感             ④自信心
D.①赞扬       ②表现             ③自信心             ④自豪感
4.“材料二”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它对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的背诵,引发了全民读诗的热潮,做到了综艺节目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意义。
B.通过它对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的背诵,增加了全民读诗的热潮,做到了综艺节目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
C.它通过对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的背诵,引发了全民读诗的热潮,做到了综艺节目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意义。
D.它通过对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的背诵,增加了全民读诗的热潮,做到了综艺节目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
5.根据提示,联系上下文在“材料三”文末横线上补写诗句。(限七字)
_____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6.在“材料二”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②提升审美素养          ③抵御粗鄙的网络语言的侵害
A.②③①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①③
7.“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仿照下列句子,说一说读书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在横线上把内容补充完整。
一本好书,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一本好书,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本好书,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界三军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山为妖,后经太白金星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
B.《西游记》的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C.《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偷吃人参果、三调芭蕉扇、大战红孩儿。
D.《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修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
2020-02-01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