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2170499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词以乐观豁达的情绪贯穿始终,给天下分别之人以慰藉。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抒发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写出自然规律。
D.整首词情景交融,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阅读链接材料,并与《水调歌头》的画线句进行比较,分析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追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甲】

_____·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乙】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孤雁》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
1.《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词牌名_____,本册教材中还有一首相同词牌名的词,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题目是______。从题材看,《孤雁》是一首 _____诗。
2.【甲】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3.中国文化中,“雁”常常被赋予浓厚的感情色彩。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两首诗中“孤雁”和“孤鸿”分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3-07-24更新 | 72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苏轼作为“豪放”派词风的开山鼻祖和领军人物被广泛认可,从“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之风的?
2.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请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2022-09-13更新 | 155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的上阕用“我欲”“_______”“何似”来体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情感起伏——从对月宫的 _______,到犹豫不决,再到对人间生活的不舍。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借月寄情,请简要说明两位作者在以上句子中,分别借“月”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2023-05-02更新 | 3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