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21759163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序交代这首词创作的时间背景,“兼怀子由”可见兄弟感情之深厚。
B.本词以问句发端,化用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C.上片一“欲”一“恐”,表现了词人一心要回归中央朝廷的强烈愿望。
D.下片以月之“圆缺”写人之“离合”,表达出了世事总难圆满的哲理。
2.“起舞弄清影”与“水中藻、荇交错,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都借影写月,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作者是如何描绘出猎“壮观”场面的?请从善用夸张,巧用动词等角度,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2022-10-22更新 | 659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定风波•红梅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淡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释】①此词是作者贬谪黄州期间,因读北宋诗人西延年《红梅》一诗有感而作。②好睡慵开:指红梅苞芽周期漫长,久不开放。③冰脸:比喻梅外表的白茸状物。④诗老:指北宋诗人石延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开篇以拟人手法写红梅,红梅并非沉睡不醒;而是深藏暗香,所以“莫厌迟”。
B.“冰脸”一句刻画了红梅的冰清玉洁,传神地写出了红梅不媚时俗的超然之气。
C.“偶作”三句侧面写出红梅的姿态:偶尔也色如桃杏,闲淡雅洁,孤瘦雪霜姿。
D.这是一首咏物词,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体。全词物我交融,花格、人格契合。
(2)赏析“尚余孤瘦雪霜姿”中“尚”的妙处。
2022-07-07更新 | 186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谪居黄州,起初寓居定慧院,这首《卜算子》就是在定慧院月夜感怀之作,抒发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
1.下列对《赠从弟》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开头两句句式工整,“亭亭”“瑟瑟”相互映衬,具有音韵美。
B.第三、四句反复使用“一何”,分别强调风之“盛”和松之“劲”。
C.诗中用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的“端正”,展示出松柏傲雪凌霜的姿态。
D.诗歌以山上松为描写对象,语言典雅,风格清婉秀丽,读来情深意长。
2.这首诗与苏轼的词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都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2024-01-22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