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题型: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2192483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仲春郊外

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所看到的美好景象。
B.颔联用“连”“绝”二字从时间角度写出郊外春光无处不在。
C.颈联“飞”“戏”写出鸟儿叫醒村庄、鱼儿嬉戏报春的情形。
D.尾联流露出诗人对远离世间的纷扰与喧嚣的清静生活的向往。
【知识点】 诗歌鉴赏 内容理解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①授:授职,任命。江州:即九江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官名。②幢(chuáng)幢: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对上面两首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过五溪”,写出朋友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
B.“惊坐起”,生动传神地写出诗人听闻友人遭贬后的震惊和担忧,也表现出诗人与白居易的友情之深。
C.两首诗的首句都写景兼点时令,且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悲凉伤感的氛围。
D.两首诗都是为好友被贬官而作,都表达诗人对朋友遭遇贬谪的同情、关怀和伤感之情。
2022-06-05更新 | 441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一诗,请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本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景。
B.第一句中“树栖鸦”让人想象到寒鸦聒噪的吵闹形象,这是“以动写静”的手法,以乌鸦难听的叫声反衬出月夜的清冷寂寥,表现出作者为仕途不顺而烦躁。
C.第二句中“无声”二字,写夜静,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D.第四句中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并洒落人间似的。
2024-05-15更新 | 22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对作品理解及句子赏析有误的一是(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风格刚健质朴。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
B.《陋室铭》中“何陋之有”一句,语出《论语▪子罕》,原句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选取后一句,不仅暗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而且巧妙地回应了开头的“惟吾德馨”。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的原意为:落花纷纷,不是无情飘洒,还要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后借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D.《爱莲说》中,作者以“牡丹之爱”“菊之爱”衬托“莲之爱”,表明自己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
2019-09-14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