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题型:选择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9 题号:22114708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下列对以上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前两句写了诗人“强欲登高”,感叹“无人送酒”,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凄凉。
B.《夜上受降城闻笛》前两句写了夜晚登城远望时看到的景象,表现了边城夜色的凄神寒骨。
C.《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后两句写了诗人重阳节登上高山后,看到了战场上的菊花,不负秋阳竞相开放的情景。
D.《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首联“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B.颔联描写树着秋色、山染余晖的景色,以动衬静,表现了群山的温馨和宁静。
C.颈联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诗歌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D.尾联中“无”字带有强烈的否定语气,表现了诗人难觅知音,孤独抑郁的心情。诗句表达了避世退隐的愿望。
2021-12-30更新 | 570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A.首联写了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B.“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
C.尾联把侄孙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显得沉痛而又凄凉。
D.全诗将议论、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
2023-10-12更新 | 144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反复强调“醉”“乐”二字,“醉”为表象,“乐”为实质,最后将“醉”“乐”统一,揭示了文章“与民同乐”的主旨。
B.文章的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作者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衬托出了全文的主旨。
C.本文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悦耳且生动精练,写景时,动静结合,而且前有伏笔,后有呼应,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
D.作者在《醉翁亭记》里连用21个“也”字断句,读来只觉神采飞扬,摇曳生姿,但给人单调重复之感。
2024-01-03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