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语言表达与应用 > 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题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2295404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2023518日,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一位来自全国电力行业的技术骨干、劳动模范等电力行业的杰出代表走上讲台,参加传承工匠精神技能强国有我——电力工匠进校园活动,与师生们零距离接触,让大家更加直观、深入地领会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人才评价与教育培训中心等共有来自主、分会场的600多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电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唱响劳动最光荣的主旋律,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同时创新思政教育,加强劳动教育,激励引导青年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1.材料是某报刊发布的一则新闻,请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
2.阅读这则新闻后,某同学发表了一段感言。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劳动创造价值,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没有劳动者的精心,就没有“中国制造”的精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奋斗者的努力,就没有日益提升的国力。劳模的辉煌成就,赢得了社会对他们的尊崇。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汲取奋斗力量,传承劳模精神,以蓬勃向上的朝气,书写无悔的青春!

相似题推荐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1】任务一:请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①自然与历史,在我们成长的路上往往会交织在一起。

②向自然的山峰前行,道路蜿蜒曲折,美不胜收。在山间雾霭层层中,让我们远离了烦躁与喧嚣,携带着满腔的欣喜,shè)级而上。不时可以窥见道路旁龟裂的岩石,满地的砂砾、土块,我们寻觅时间的脚印,感叹万物的变幻。一路上,春天的美景A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草长莺飞,花团锦簇,各种不知名的花朵挨挨挤挤,推推搡搡,真是“百般红紫斗芳菲”。停留山口,一股清风迎面扑来,我们仿佛处在B风口浪尖,让人神清气爽。终于到达山顶,站在巅峰,瞭望四周,C目空一切。一shà)时,美景让人震憾,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③向历史的隧洞挖掘,英雄人物辈出,群星璀璨。时间的隧洞里,有忧国忧民的演说家,面对黑暗的旧世界,面对蛮hénɡ)无理的奸邪小人,面对zhuō)劣斑斑的无耻政客,他们怒不可遏,拍案而起,慷慨陈词;有笔锋犀利的文学家,他们洞察人情世故,洞察世间万物,颂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有满腔爱国热忱的科学家,他们面对物质的诱惑D不以为然,他们在人生的重要关头总能做出正确的抉择,把爱国精神和智慧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④在自然中感受,在历史中思考,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盈;_________。由此,实现我们生命的蜕变。

1.文段中加点字词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级(shè)B.一时(shà)C.蛮(hénɡ)D.劣(zhuō)
2.文段中加波浪线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推推搡搡B.震憾C.人情世故D.抉择
3.文段中画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纷至沓来B.风口浪尖C.目空一切D.不以为然
4.文段中的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寻觅时间的脚印,感叹万物的变幻。
B.在山间雾霭层层中,让我们远离了烦躁与喧嚣,携带着满腔的欣喜,拾级而上。
C.他们怒不可遏,拍案而起,慷慨陈词。
D.笔锋犀利的文学家,他们洞察世间万物,颂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5.请参照第④段语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在自然中感受,在历史中思考,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盈;________________
2023-08-12更新 | 188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2】班级正在开展“文化遗产我传承”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韩城古门楣题字分布在韩原大地的村村寨寨,其中以党家村、金城区最具代表性。同学们找来了下面这块匾额,请你将匾额上的题字,按照现代汉语书写顺序,用简体楷书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2)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韩城行鼓具有悠久的历史。雯雯写了下面这段话赞美韩城行鼓。请你仿照画线部分,进行补写。

韩城行鼓,如雷霆万钧,震撼人心,让人感受到磅礴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不仅是历史的深沉见证,更是文化的璀璨传承,它承载着人民的情感与记忆,奏响着韩城大地的时代华章。

2024-04-22更新 | 23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3】请阅读“追懿小组”撰写的总结报告,将其补充完善。

“中国的门文化”总结报告

单扇为户,双扇为门。据说“门”是甲骨文字中最先画下的两个象形符号。它的上面一根是横liáng (   ),左右两根立柱是门框,中间是两块门板,其结构和真实的门基本相同。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发现它的种类日渐繁多,有实有虚,如城门、房门、心门等。不过,无论是哪种门,总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可以说,一扇门,见证着历史的cāng (     )桑风雨,潜藏着世间的人情冷暖,承zài (     )着人们的悲欢离合。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下,中国人的门,都更像是一道隐喻各种生命滋味的界bēi (       )。门既代表了开阖,也便成了情感常被隐喻的对象,因为它们总会在不同空间,折射出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最终形成中国人独特的生活美学。于是,便有一种不相上下叫“门当户对”,有一种富贵人家叫“朱门绣户”……推开一扇扇中国门,我们可以寻找到中国人独特的生活美学与生命滋味。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横 liáng(     ) cāng(     )桑 承 zài(     ) 界 bēi(     )
(2)请根据语境,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5个字。
参考成语:鲤鱼跃龙门、门庭若市、程门立雪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