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句子 > 病句辨析与修改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4211268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某校为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举办了以“美丽中国,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搜集到如下资料,请根据材料概括空气严重污染的原因。

①1月10日,连续的微风天气,使北京遭遇自今年元月1日开始按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监测后首个严重污染日。1月12日,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达到六级严重污染。直到15日,一场小雪带着西北风,才吹走了笼罩京城六天之久的浓霾。1月23日,令人厌恶的雾霾又一次降临。

②近二十年来,我国每亿元GDP产生的排放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燃煤、用油的数量以及钢铁、水泥业的增长却大大超出预期,导致污染排放总量持续上升。以煤炭为例,发达国家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普遍已降到30%以下,而我国迄今仍在70%的高位徘徊,几乎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一半。

2.同学们采访了环保部门的相关人员,就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获得了如下信息
①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根本在于探索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和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是关键,②要严格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规模,③增加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④尽早推进与清洁能源相配套的排放标准。
上面文字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第      句,修改意见:                        
②第     句,修改意见:                   
3.某同学在微博上写下了心目中“美丽中国”的样子。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语意,续写下句。(要求: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呼吸                 

相似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①读书是年轻人培养心智、创造性格、引导人生的重要途径。②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③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④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1)选文中有一处标点错误,它在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
(2)选文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11更新 | 73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适中 (0.65)
【推荐2】实验中学九年级(2)班正在开展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丰富班刊内容,班委会拟写了一则征稿启事。启事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

征稿启事

①为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读书习惯,于书籍中汲取知识,于阅读中涵养浩然正气,②我们特在班刊开展“阅读经典·书香校园”读书征文专栏。③希望大家积极投稿。④文体不限,字数六、七百字左右。⑤截稿日期:2024年2月20日。⑥稿件请交给班长。

红城中学七(1)班班委会

2024年1月8日


2.某小组准备布置文学角,下图是文学角设计活动流程图,请你解说此方案的活动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达简明、连贯、通顺。

活动流程图
3.下面是小陈同学收集的有关读书方法的内容,请选出语序最合理的一项(       
①就读书而言,则不同学科的书籍,应有不同的读法。
②就人而言,各人的性情、兴趣、才能、需要不同,则各人读书的方法,即有不同。
③如读自然科学书籍的方法与读社会科学书籍的方法,必有不同处。
④因此,一人既有一人读书的方法,一书也有一书的特别读法。
⑤从前梁任公著《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一书,选出中国几种重要的经书和子书,提示其内容大旨,指出读每一种书的特殊方法,更足见读书的方法,不但随人而异,而且随书而异。
⑥又如读文学书的方法,与读史学书、哲学书的方法,亦不尽相同。
A.①②③⑤⑥④B.①⑤②③④C.②①④⑤③⑥D.②①③⑥⑤④
2024-05-14更新 | 144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适中 (0.65)
【推荐3】八年级某班以“弘扬中华文化,亲近传统书信”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班级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学习心得或生活感悟的倡议。可是你班的李明同学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聊QQ、玩微信,你怎么劝说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下面是小张分享的一段文字,请你帮助修改。

家书是亲人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情感载体,写家书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家训方法和家教形式。

最早的文字家书肇始于秦末汉初,被称为“简”或“牍”。秦汉以后,“尺素书”大量涌现,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是家书升级版的最好印证。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经济优裕的家庭已经用锦帛写作并传递家书。东汉后期,随着造纸术的问世,使家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鱼传尺素”“鸿雁传书”,代代相因、世世相袭,逐渐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


①第二段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依据示例,完成填空。
《傅雷家书》:循循善诱谈艺术人生 ,《诫子书》:_________________
2021-08-04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