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司马光(1019-108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17 题号:82851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晋二月,大司马温来朝;辛巳,诏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迎于武帝宁康元年新亭。是时,都下人情悯,或云欲诛王、谢,因移晋室。坦之甚惧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决于此行。”温既至,百官拜于道侧。温大陈兵卫,延见朝士;有位望者皆战慑失色;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遂命左右撤之,与安笑语移日。郗超常为温谋主安与坦之见温温使超卧帐中听其言。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时天子幼弱,外有强臣,安与坦之尽忠辅卫,卒安晋室。

(节选自《资治通鉴》)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含义。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2)未若柳絮风起(        )
(3)云欲诛王、谢,因移晋室(        )
(4)温(        )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郗 超 常 为 温 谋 主 安 与 坦 之 见 温 温 使 超 卧 帐 中 听 其 言。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坦之甚惧安神色不变。
4.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分析谢安的形象。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初, 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蒙辞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往事耳。 卿言多务, 孰若孤?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 蒙始就学。

(乙)然今遣汝恐汝在家汨①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得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有为,力改习,一味勤谨,则吾犹有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旧时伎俩②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③、故旧耶?

注释:①汩(gŭ ):搅乱,扰乱。②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③乡党:乡里、家乡的人。

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B.蒙始就学     乃:于是,就
C.然今遣汝       者:......的人
D.力改     故:原来的,旧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能奋勇为               若听茶声
B.往事耳                  于是入朝威王
C.自以为大有        曾益其不能
D.蒙辞军中多务        扶苏数谏故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乙文中朱熹教导儿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奋学习,有所作为。
2017-06-03更新 | 13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资治通鉴》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时期)政治家、史学家。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当涉猎________
鲁肃过寻阳________
③士别三日即更目相待________
④自以为大有所________
3.文章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进步的?
4.孙权在劝说吕蒙时说:“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请你谈谈孙权这样劝说的好处。
2020-10-17更新 | 12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

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晋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谡之未败也,裨将王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及败,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守,郃疑其有伏兵,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率将士而还。亮既诛马谡,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亮上疏请自贬三等,汉主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注:①汉昭烈:刘备;②汉中:地名;③裨将:副将。
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与张郃战于街亭”中“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告之B.乃取一葫芦置
C.皆以美徐公D.达汉阴
2.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谡有才华有抱负得到诸葛亮的青睐,但刘备却认为马谡言过其实,难堪大用。
B.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挥让军队上山驻扎,被张郃截断粮道后打得蜀军四处溃散。
C.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但也能公私分明,仍然如同平时一样恩待安抚马谡的子女。
D.王平于败军之际临危不乱,从容指挥各路部队平安回朝,得到了朝廷的褒奖。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诸葛亮深加_____
②亮犹谓不_____
③亮进无所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020-05-01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