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数学综合库 > 图形的性质 > 三角形 >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题型:解答题-问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8 题号:21957236
[方法储备]如图1,在中,的中线,若,求的取值范围.中线倍长法:如图2,延长至点,使得,连结,可证明,由全等得到,从而在中,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以确定的范围,进一步即可求得的范围.
在上述过程中,证明的依据是______,的范围为______;

[思考探究]如图3,在中,中点,分别为上的点,连结,若,求的长;
[拓展延伸]如图4,为线段上一点,,分别以为斜边向上作等腰和等腰中点,连结
①求证: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若将图4中的等腰绕点转至图5的位置(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中点,且同侧,连结.若,求的面积之差.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证明题 | 较难 (0.4)
【推荐1】(1)阅读理解:

如图①,在ABC中,若AB=8,AC=4,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2)问题解决:如图②,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DE⊥DF于点D,DE交AB于点E,DF交AC于点F,连接EF,求证:BE+CF>EF;
(3)问题拓展: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B+∠D=180°,CB=CD,∠BCD=140°,以C为顶点作一个70角的两边分别交AB,AD于E,F两点,连接EF,探索线段BE,DF,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020-04-23更新 | 971次组卷
解答题-问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先阅读下面的内容,再解决问题:
对于形如,这样的二次三项式,可以用公式法将它分解成的形式.但对于二次三项式,无法直接用公式法.于是可以在二次三项式中先加上一项,使它与的和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再减去,整个式子的值不变,于是有:

像这样的方法称为“配方法”,利用“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分解因式:
(2)若
①当xyn满足条件:时,求n的值;
②若三边长是xyz,且z为偶数,求的周长.
2023-09-29更新 | 724次组卷
解答题-证明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理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
中,边上的中线的取值范围.
(1)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如图1):
①延长Q使得
②再连接集中在中;
③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
感悟: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等条件,可以考虑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
(2)请写出图1中的关系并证明;
(3)思考:已知,如图2,的中线,,试探究线段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2023-10-29更新 | 2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