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微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安徽 八年级 期末 2020-01-17 32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力学、声学、热学、光学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 如图所示,秒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s,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cm。
2. 如图,在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共20架直升机组成了“70”样式的数字编队,在飞行过程中队形保持不变。以编队中领航机为参照物,其它直升机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现场庆祝的人群听到的飞机轰鸣声是经_____________传播过来。
3. 1827年在日内瓦湖上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测量水中的声速实验:如图,两位测量者分别坐在两只船上,其中一只船往水里放入一个钟,当钟敲响时,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另一只船在水下连一个听音器,其测量者在看到火药发光后开始计时,听到水中传来的钟声后停止计时。如果两艘船距离约为13.8km,实验计时约为9.6s,则由此测出水中的声速约为 _____________ m/s。
4. 奥地利科学家多普勒于1843年首先提出了“多普勒效应”,这一原理应用于声学中可概括为:声源靠近观察者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声波的频率会变快,反之则会变慢。国庆节期间晓峰同学在外出游玩时,听到驶向自己的车辆在鸣笛时与平时听到的声音相比,音调会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高”或“变低”)。
5. 在教材“科学之旅”中提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问题:在炎热的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上飘还是向下落?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冰棒周围的“白气”是通过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白气”将会______________(选填“向上飘”或“向下落”)。
6. 如果拿激光笔向平放在地面上的平面镜照射,其反射光将会照在墙壁上,如图所示。若要使反射光线能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向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填空题 | 适中(0.65)
8. 如图,光线a经过一个透镜(虚线框内)折射后与主光轴交于Q点,其中O是透镜的光心。该透镜是_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焦距f__________OQ(选填“>”、“<”或“=”)
9. 晓阳同学在做测量密度实验时,分别测量了几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并绘制了m-V图像,水的m-V图象应该在 __________(选填“A”、“B”、“C”或“D”)区域。
填空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0. 2019年4月10日,人类第一次发布黑洞的照片(如图所示),黑洞的密度极高,根据“史瓦西半径理论”,如果质量为6×1024kg的地球塌缩成黑洞,其体积约为3cm3,根据这一理论,地球形成的黑洞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kg/m3

二、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1. 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任何一个测量工具时,都要先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开始测量,否则测量就是错误的
C.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只要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如图所示,晓亮同学拍摄了汽车多次曝光的照片,来测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照片中所附的刻度线是均匀分布的。如果相邻两次拍照时间间隔为2s,且车长为4.2m,可求出这辆车的速度约为
A.14m/sB.8.05m/sC.7m/sD.5.6m/s
2020-01-10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微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13. 在交响乐团演奏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长笛吹奏时空气柱越短音调越低
B.小提琴、大提琴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用力敲鼓时,鼓声响度大
D.人们能通过音色不同来区分不同的乐器
2020-01-10更新 | 212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微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15. 晓娟周末去商场,站在门口能透过商场的玻璃门看到自己完整的像,在电动玻璃门自动向两侧平移的过程中,晓娟在左右两侧玻璃门中
A.各成半个像
B.成的像越来越不完整,最后不成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像的位置还在原来像的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像随门一起运动
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16. 以下光学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
B.
C.
D.
17.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介质甲射向介质乙,两种介质中有一种是空气,另一种是玻璃,MN是其分界面。则图中的折射角和甲介质的种类分别是
A.50°,空气B.50°,玻璃
C.60°,空气D.60°,玻璃
18.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
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
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2022-03-10更新 | 279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微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19. 图示为用焦距相同的照相机两次拍摄的同一只猫的照片,则对于两次拍摄时的物距、像距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的物距大于乙的物距、甲的像距大于乙的像距
B.甲的物距大于乙的物距、甲的像距小于乙的像距
C.甲的物距小于乙的物距、甲的像距大于乙的像距
D.甲的物距小于乙的物距、甲的像距小于乙的像距
2020-01-10更新 | 171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微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20. 关于密度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越大的物体,它的质量也越大
B.体积越大的物体,它的密度也越小
C.固体密度一定都比液体密度大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质量可能相同
2020-01-10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微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如图甲所示,晓辉同学用海波和石蜡“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的装置要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安装;
(2)此实验中没有直接对物质进行加热,而采用“水浴法”进行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
(3)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如图乙所示,在A、B、C三种观察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
(4)图丙是晓辉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图丁是晓辉绘制的石蜡的熔化图象,石蜡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2. 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cm。
(2)实验时点燃蜡烛后,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正确的调整办法是: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按图丙所示的位置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适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实现,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此类型的透镜矫正的。
23. 晓洁同学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准备了烧杯、托盘天平和量筒来进行实验:

(1)晓洁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
(2)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她用烧杯取适量的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120g;接着把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最后再测出剩余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测量时通过图丙所示的操作使天平平衡,指出该操作的错误之处:_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测出剩余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丁所示,通过上述实验测算出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g/m3

四、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图示为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

(1)请简述这两个交通标志的含义;
(2)若驾车匀速通过这段路程用时50min,则汽车的速度是多少km/h?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匀速行驶的汽车通过这段路程最快需要多少min?
25. 如图所示,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另一侧距凸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请你利用所学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数学知识,计算该凸透焦距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计算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6. “冻豆腐”又称“海绵豆腐”,它是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豆腐中的水分全部流出,形成密布的孔洞,但豆腐的外形又不变(即总体积不变),因其口味较好,深得人们喜爱。晓冰的妈妈买来500g鲜豆腐,体积为400cm3,打算将其制成冻豆腐。已知鲜豆腐中所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4%,冰的密度ρ=0.9×103kg/m3,求:
(1)鲜豆腐的平均密度;
(2)冻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3)冻豆腐实心部分的密度。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力学、声学、热学、光学

试卷题型(共 26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10
单选题
10
实验题
3
计算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力学
2
声学
3
热学
4
光学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85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读数和数据记录  停表的使用和读数
20.85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探究声音能否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30.85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40.65辨析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50.85温度对密度大小的影响  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
60.65反射光随入射光的变化
70.94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光路图
80.65光心、主光轴与焦点  用平行光测定凸透镜焦距
90.94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像
100.85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二、单选题
110.85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120.65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130.85观察声源的振动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辨析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根据音色辨别发声体
140.85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  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50.8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160.94小孔成像  光的反射的概念  光的折射的概念和现象
170.65根据光路图区分入射、反射和折射光线
180.65小孔成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的物距与像距
190.65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变化规律
200.65密度的概念、定义式及单位  常见物质的密度
三、实验题
210.65实验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装置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曲线
220.6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注意事项和错误分析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结论
230.65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测量液体密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测量液体密度的常见错误
四、计算题
240.65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运用推导公式求解路程和时间
250.65根据凸透镜的物像关系求凸透镜的焦距
260.65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