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青春时光 > 青春的证明 > 青春飞扬 > 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22932105
我来推荐

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良好价值观、行为习惯和创造力,学校准备修建文化墙,并向同学们征集建议。

请从上面两幅图中任选一幅推荐给学校,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推荐理由。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榜样的力量——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节选)

获奖人颁奖词
彭士禄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杨振宁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中国航天人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梦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苏炳添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冲出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江梦南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1)结合“止于至善”相关知识,分析进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必要性。
(2)上述榜样人物的身上共同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请从表格中选择你最敬佩的一个人物,对他说一句心里话。

材料二   青春有意义——1922—2022,中国共青团成立百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寄望青年: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3)据材料二,结合“飞翔的力量”相关知识,谈谈你准备怎样让自己的青春更精彩?
2022-08-13更新 | 39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青春时光】

材料一   中央文明办在江西吉安举办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105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在上榜好人中,我们看到宁夏七旬老人安凤英手缝鞋垫二十余年,“我做鞋垫什么也不图,就是为了送给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是安奶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看到山东90后小伙贺成龙,用血肉之躯挡住歹徒的尖刀,为救伤者不顾个人安危,质朴中透露出的无畏英雄气概。我们看到广西李清鸾祖孙三代守护红旗45载,只为87年前对红军小战士的一句承诺中饱含的浓浓军民情。我们看到把安全留给战友、为救群众只身冲进塌方区、牺牲时年仅27岁的安徽消防员彭迪。我们看到广东退伍军人傅继成,虽已卸下戎装多年,但仍不忘军人使命,无偿赡养孤寡老人17年的责任与担当…


(1)中国好人榜的发布,对行走在“止于至善”路上的你有什么启示?

材料二   清朝诗人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表达了既使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也要像牡丹一样自豪地绽开。这首诗被乡村教师梁俊和山里孩子们在中央电视台节目演绎后,亿万中国人都在那一刻被感动。


(2)步入青春的我们怎样向“苔花”学习,展现青春的风采?
2022-07-02更新 | 26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用音乐点亮生命

她出生三个月因眼癌摘除眼球,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听录音,反复背诵,学会了弹钢琴。她在黑暗中追逐音乐梦想,是首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视障人士。即使身体残疾,她依旧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不怕艰苦去山区当义工。她的梦想是开办能包容不同学生的音乐学校,为祖国作贡献。她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她就是《感动中国》2023年度获奖人物、香港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

(1)结合材料,运用“自信自强”的知识,分析萧凯恩是如何诠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2024-06-13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