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山东 九年级 期末 2020-03-13 25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梁启超认为,“周朝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它打破了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朝打破“部落政治”的重大举措是实行(        )
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禅让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都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它们反映出当时最突出的时代特征是(        )
A.思想活跃,百家争鸣B.王室衰微,诸侯崛起
C.人口流动,民族交融D.诸侯争霸,战乱不断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它告诉我们,“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这一故事所诠释的哲学观点最早出现于(        )
A.《道德经》B.《论语》C.《诗经》D.《春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这次“真正的统一”是(       
A.禹建立夏朝B.嬴政灭六国,建立秦朝C.汉武帝大一统D.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灭六国后,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便于政令在全国的推行,于是统一六国文字,颁行全国。统一后的文字是(        )
A.金文B.大篆C.小篆D.隶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阿房,阿房,亡始皇”是在秦朝时期流传的一句童谣,从中你能解读到准确信息是( )
A.陈胜吴广为起义进行迷信宣传B.始皇焚书坑儒,加速灭亡
C.阿房宫建立直接导致秦朝灭亡D.秦朝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这一史实说明刘邦(        )
A.善用人才B.刚愎自用C.收揽民心D.武力治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汉文帝曾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这反映了汉文帝提倡(        )
A.勤俭治国,反对奢华B.以德化民,废除严刑
C.以农为本,劝课农桑D.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据《汉书·儒林传》记载,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古代学官名),劝以官禄百有余年,“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材料反映了汉武帝(        )
A.兴办太学,教授儒学B.支持儒士参政,享受俸禄
C.改造儒学,创建新儒学体系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刘秀建立东汉后,励精图治,使汉王朝出现“中兴”局面,但东汉中期以后国势却日渐衰落,导致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
A.黄巾起义的打击B.皇帝年幼,无法主政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D.州牧割据,威胁中央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西汉通西域,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西域开通以后,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对西汉通西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张骞B.班超C.卫青D.班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造纸工艺的进步使得书写材料发生了根本革命。导致这场“革命”的造纸技术革新家是(       
A.张角B.蔡伦C.董仲舒D.张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孕育出了与西医学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与概念范畴的中医学。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        )
A.擅长针灸的华佗B.尝遍百草的神农氏
C.使用“四诊法”的扁鹊D.“治未病”的张仲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清朝赵翼说过,“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自此例一定,历代作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这里“此例”是指(        )
A.纪传体通史B.国别史C.纪传体断代史D.编年体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由此看来(        )
A.赤壁之战是虚构的一次战役
B.《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与历史无关
C.这是史书撰写者美化赤壁之战
D.《三国演义》虚构成分较多,和历史现实有区别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6.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关于台湾与大陆联系的记载是
A.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B.班超在西域期间,派甘英出使大秦
C.汉武帝开辟的海上航线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和锡兰
D.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都护府在乌垒城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一些规律。下列三国与西晋兴亡更替示意图表达最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B.
C.D.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后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皇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其目的是(        )
A.缓和矛盾,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有效统治
B.显示中华文化的巨大吸引力和民族向心力
C.认祖归宗,促进民族融合
D.促进草原文明向农业文明过渡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9. 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这里为“抵御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而发生的著名战役是(       
A.昆阳之战B.涿鹿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它们的引入(        )
A.消除了民族矛盾B.丰富了汉族生活
C.导致民族关系紧张D.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2020-03-11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秦国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都获得了成功,其根本因素是(        )
A.商鞅与孝文帝都善于谋略B.都是自上而下进行改革
C.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D.都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2.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推算《大明历》时,必须对天体运行规律进行精细的推算。下列成就对他创制新历法产生重要作用的是(        )
A.设计制造指南车B.设计制造千里船
C.编著《缀术》D.精确计算圆周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辞海》说,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它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这一字体的创立者是(        )
A.钟繇B.胡昭C.王羲之D.王献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4.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佛教为主的宗教画盛行,并且石窟艺术大放光彩,石窟群里,雕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这说明(       
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宗教国家B.佛教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C.佛教文化影响深远D.佛教是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5. 每当提起历史,我们就会想到那是离我们很久远的事情,其实,我们就生活在历史中,历史离我们很近。下列活动,我们从中感受不到历史演进脉搏的是(        )
A.阅读《史记》B.到博物馆参观
C.采访老红军战士D.和同学交流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6.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史料丰富印证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科学》杂志上曾发表文章认为,处于旧石器早期的北京人“那里的任何火焰都不是人手所点燃的”。在2009年6月24日开始的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抢救性清理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灰烬、烧骨、烧石,这相当于给《科学》杂志重重的打了一巴掌。


(1)据材料一,分析这次挖掘“相当于给《科学》杂志重重的打了一巴掌”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研究周口店北京人的遗存有何历史价值。

材料二 西周时期,吸取商朝人嗜酒亡国的教训,大量减少青铜酒器,礼器增多,不同等级贵族拥有的礼器类型和数量不同。据《春秋·公羊传》中的记载,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依次类推,不能越级使用。


(2)据材料二,分析青铜礼器在周代被赋予的政治含义。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越南)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摘编自《诸子百家》


(3)据材料三,概括“孔子之道”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孔子之“道”的理解。

材料四 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没有中断过、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其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

——摘自季羡林《我心中的新疆》


(4)据材料四,请概括丝绸之路在古代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综合题 | 较难(0.4)
27. 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农业基础的稳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河南东南部的淮河上游,有一处距今8000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舞阳贾湖遗址,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史实。通过考古发现,贾湖居民能够制作精致的磨制石器、陶器和骨器;在遗址中出土了不少碳化的稻粒和家猪骨骼。


(1)据材料一,归纳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春秋战国是传统农业的奠基时期,农业生产关系的剧烈变革与生产力水平的显著进步,激发、创造出了灿烂的思想文化和物质文明。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进步。

材料三   (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3)据材料三,对比江南经济发展前后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北朝时期,位于渤海之郡的益都城,诞生了一位农学大师,他就是被誉为“农圣”的贾思勰。在533-554年间,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生产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的生产经验及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总结、分析、整理,终于写成了我国古代农学史上的第一部农业科学技术巨著。


(4)据材料四,贾思勰著书立说凸现了古代科学家的什么精神?并写出这部农业科学技术巨著的名称。
综合题 | 较难(0.4)
28. 创业不易,守成更不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据材料一,分析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时期,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材料二   毛玠初见太祖(曹操),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行之。


(2)据材料二,概括毛玠给曹操提出成就霸业的两条措施。

材料三   司马炎病故,继位的惠帝司马衷本是愚痴之人,并不能治理国家,以至于朝中大权尽落于皇后贾氏之手。司马氏诸王不满于朝中贾氏专权,纷纷想杀贾氏而独掌大权,于是便爆发了晋朝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


(3)据材料三,概括“八王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

材料四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摘编自《魏书》卷四十


(4)据材料四,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问题?并据此分析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分封制单题
20.65晋楚争霸  吴越争霸  七雄征战单题
30.65老子单题
40.65秦朝的建立单题
50.8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单题
60.65秦朝的暴政单题
70.65楚汉之争单题
8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90.65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单题
100.65东汉衰败 单题
110.85张骞通西域单题
120.65造纸术 单题
130.65张仲景及医学成就单题
140.65司马迁与《史记》单题
150.65三国演义单题
160.85三国鼎立的形成单题
170.65西晋的兴亡单题
180.65少数民族的内迁单题
190.85淝水之战单题
200.65北魏统一北方单题
210.65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单题
220.65祖冲之和圆周率单题
230.65书法艺术单题
240.65石窟艺术 单题
250.65司马迁与《史记》单题
二、综合题
260.4北京人  青铜器   孔子  陆上丝绸之路
270.4河姆渡人  铁犁牛耕的使用  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280.4王国问题的解决  官渡之战  西晋的兴亡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