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战国七雄 > 七雄初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6 题号:12805933
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西和最北的诸侯国名称
(2).战国时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请列举三个著名的战役。
(3).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时,最后灭掉的是是哪个国家国家?
(4).秦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5)秦统一全国有何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观察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图中A、B、C、D代表不同政权。其中
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处是东周的都城___________。
赵韩魏是从________国分裂出来的。
(2)

①都江堰位于地图中的字母___________处。

李冰等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在充分认识岷江水流、泥沙、水文等规律之后,通过无坝式引水枢纽工程的自动调控,调动水流、引导泥沙,使自然规律为我所用,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该工程“惠施于当时,泽被于后世”,开创了科学治水的先例。


②依据材料,概括都江堰这一古代水利工程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智慧”。
③阅读地图,结合所学,谈谈从都江堰的事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019-12-23更新 | 12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社会的变革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礼记》

材料三   战国形势图如下图(ABCDEFG代表战国七雄)


材料四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王。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哪一字母所代表的人类?北京人遗址对研究人类的起源进化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的“大道之行”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含义是什么?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
(3)分别写出材料三图中字母D.G分别代表的国家。
(4)材料四中的卫鞅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卫鞅后来遭秦国旧贵族诬陷最终被新任国君以车裂酷刑处死,他的惨死又说明了什么?
(5)通过以上材料,说说社会发展和政治改革之间的联系。
2019-08-21更新 | 7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初期形势图                                 战国后期形势图                      秦朝疆域图

材料二   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凡战者,民之所恶也。能使民乐战者,王(wàng,指统治天下)。

——摘编自石磊译注《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材料三


材料四

汉武帝时期部分施政措施
①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术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
②汉武帝下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诸侯不得参与政事。
③兴办太学,以儒家的经学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④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府库因而大大充实,财政状况有了显著改善。
⑤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
⑥汉武帝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夺爵者达106人。

材料五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和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也有着明显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商鞅变法中促使“民乐战”的措施。分析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将示意图补充完整。结合所学,写出秦朝为巩固统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除材料之外任意两点即可)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完成表一、表二。
要求:仿照示例完成,不得选用示例中的研究主题和材料。
示例:
序号主题
提高儒学地位
表一
序号主题



表二
序号主题

增加朝廷财力


(5)依据材料五,写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政权的名称。并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2023-12-18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