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铁犁牛耕的使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17629240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篇]

材料一:



(1)从材料一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
[政治篇]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内容包括: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3.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次变法?支持变法的君主是谁?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考虑,其变法内容中哪一条最重要?

材料三:守旧贵族由于利益受损,他们和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商鞅遭诬陷。商鞅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


(3)根据材料三所述,商鞅变法留给后世改革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转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很大的成功。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稿》

材料三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摘编自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发生的变化及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划线部分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4)综上所述,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2023-11-12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一时期人们使用磨制石斧等工具先砍伐地面上的杂草树木,在草木干燥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即可进行播种,种植农作物。传说炎帝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传说炎帝曾亲尝草药,解决人民病痛之苦。

——王存、胡骏杰《中国神话大全》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材料四:自西晋末年至东晋南朝时期,北方人民渡淮过江。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南方本是以农业为主,之后学习北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开发“蛮田”产量颇丰。

——童超《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浪潮与土地开发》


(1)据材料一说明原始农业社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2)材料二中两图反映了春秋时期农业发展的两项重要技术,它们分别是什么?并说明它们的出现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何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文帝、景帝发展农业的措施。他们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作什么?
(4)根据材料四,概括“北方人民渡淮过江”的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认识。
2023-02-18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农业经济是立国之本,固国之本。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国先民对各类可食用植物的认识逐渐加深。……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摘编自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



图1东汉牛耕画像石                                图2魏晋嘉峪关墓葬壁园《胡人牛耕图》          图3《耕织图》 (局部)

材料三   北京地区农业考古成果(部分)

新石器时代石磨盘和石磨棒(用于加工谷物),平谷上宅遗址出土。此处还发现了半地穴式房屋遗址

东汉陶仓(粮仓模型),昌平半截塔村汉墓出土

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铁镰(用于收割农作物),延庆胡家营遗址出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农耕场景,请指出其耕作方式的相同之处。本组材料对研究古代农业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请以图2为例加以说明。
(3)将材料三中的考古成果按所属的历史时期先后排序(写序号)。任选一项成果,说明该时期北京地区的生产状况(示例除外)。

示例:②;说明东汉时期重视粮食储存,折射出当时北京地区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


(4)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既善于发明革新又善于总结经验。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什么?
2024-02-14更新 | 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