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春秋争霸 > 王室衰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2037717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历史与西周最明显的一个不同点是王权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王室还能做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则已成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春秋三百年大国争霸的过程中,大批小国被强国吞并。春秋初期见于史载的120余国,到春秋末只剩大约三分之一。

——《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春秋时大国作战主要是为了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并不倾全力而战,作战时讲究阵形、程序、礼节,多少带有“文质彬彬”的色彩。因此其作战规模也比较有限,大战用兵不过万人左右,一二日即决出胜负,战国时期的作战则大多是为了歼灭对方主力,予敌军以毁灭性打击,“文质彬彬”的色彩完全消失。各国“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者数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最终各自建立起君主集权的官僚制政治形态,为以后大一统专制帝国出现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

——《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从春秋到战国,战争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周王室笼络天下的时候,尚且害怕外界的侵犯;抵御侵犯的措施,没有比亲近亲属更好的了,所以用亲属作为周王室的屏障。

——译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材料二: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

——译自《左传宣公三年》

材料三: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越分越小,实力大减,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试据材料谈谈实施该制度的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楚王问鼎”应发生于东周哪个时期?该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和西汉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为解决该问题,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2022-01-18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我国进入东周时期。历史上又把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了危机。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材料三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首先称霸的是哪一诸侯国?除了“桓公”外,请列举该时期称霸中原的霸主还有哪些人?
2023-03-15更新 | 15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权力,建立诸侯国。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周顷王(前619年—前613年),继位时,竟致于无钱办理周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鲁文公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

材料四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五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左传》中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诸侯有什么权力?材料四、材料五说明了这些受封诸侯有哪些义务?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3)著名的史书《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根据这则记载及所学,“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有什么特点?
2019-10-16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