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铁犁牛耕的使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21083251
经济发展事关社会稳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 耧车                                ②翻车                                ③铁制农具

材料二   (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   “戮力(尽力)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1)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请将材料一图示的生产工具 (技术)的出现填写在相应的时期。(填序号)
春秋战国时期:                          西汉时期:                          三国时期:                         
(2)请根据材料二的两则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东晋南朝时期出现了怎样的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请根据材料三说出该措施出自哪一历史事件。该措施有何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指出其内容及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的“魏主”指的是谁?他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了什么措施?除此以外,“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2024-02-07更新 | 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不断的改造自然,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B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材料三: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铁制农具 

图2 穿有鼻环的牛尊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B分别指谁?
(2)材料一中的“水”指哪一河流?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什么?这项水利工程有何作用? 
(3)从材料三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017-11-17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生产进步】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产生的影响。

【变法革新】

材料二   商鞅变法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作为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秦与六国交战情况统计表(公元前356~前221年)
秦与六国交战战争结果
全胜失败互有胜负
65次58次3次4次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直接关系到秦与六国交战胜多负少的相应措施,并概括商鞅变法产生的影响。

【百家争鸣】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西周已经存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摘编自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孔子


(3)依据材料三,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中谈谈你的认识。
2023-10-19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