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铁犁牛耕的使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9762814
时代变化要求改革,改革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1)图中,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请分别写出①处历史时期和②处统治者的名称。
(2)材料二中,使“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与商鞅变法中的军事方面内容有关,该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指出李斯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样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基于多种因素,推动社会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铁制农具                            图二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新式农具的使用,使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得以实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了政治进步,各国为提升国力进行争霸战争,支持小农经济和地主阶级,促进了封建制的形成。

——齐世荣《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安定,原来列国间的壁垒被进一步打破。为了促进各地区间的交流,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公元前210年起,秦始皇决议改革经济,下令全国,“以秦币同天下之币”、“一法度衡石丈尺”、“修驰道车同轨”。

——齐世荣《中国古代史》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春秋时期经济有何发展?根据材料一,概括新式农具的出现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写出战国时期在秦国发生的重大改革的名称。此次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经济方面有什么措施,写出其中两条?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始皇改革经济的原因。写出“以秦币同天下之币”、“一法度衡石丈尺”、“修驰道车同轨”分别指的什么措施?
2023-10-23更新 | 2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是古代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生产发展】

材料一   “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

——《国语·晋语》

【政局动荡】

材料二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制度变革】

材料三   (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开阡陌。

——《史记·秦本纪》

【思想繁荣】

材料四   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③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韩非子·有度》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出现的什么耕作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出现了什么现象?
(3)根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变法的支持者是谁?材料中提到了变法中的哪些措施?商鞅变法在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4)请分别概括出材料四中各学派的政治主张。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023-10-02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是历史发展的重要主题,探究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对当今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铁制工具比较多的使用,促进了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随着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以及水利事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剩余产品有所增加……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产量的增加,使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有了发展的可能,这就为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朱绍侯《中国古史》

材料二   汉兴,扫除繁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景帝纪》

材料三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提高。北方农民不断渡江南来,补充了南方不足的劳动力,也带来了比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河渠交错,水利灌溉自然比较方便。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制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盛世时期的社会情形?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情形出现的政策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东晋南朝时期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和探究,分析推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1-17更新 | 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