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夏朝的兴衰 > 夏朝的建立与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 题号:215455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36郡,以后又增至40余郡。

材料三: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

(1)材料一中夏朝和商朝的建立者分别是谁?西周的都城定在哪里?
(2)材料二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写出两个即可)
(3)材料三中“刘项”在秦亡后进行了“楚汉之争”。这场战争中项羽失败,刘邦取得胜利,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史学著作中关于“世界古代文明”的目录,回答问题。
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
第二章 早期的文明
第一节 早期埃及
第二节_______流域的最初文明
第三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四节 爱琴文明的产生
第五节_______流域的夏王朝
第三章 早期文明的发展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将上面表格内容补充完整。追溯文明的起源,其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它文明的是第二章第几节?
(2)分别写出第二章的第一节和第三节文明的典型代表。
(3)依据目录并结合所学,概括早期文明的特点。
2022-12-04更新 | 6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年代尺是为了方便学者对历史的研究,特此做成的以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如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历史年代尺局部图草图,请你仔细细观察这幅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注:有同学认为上图中的“229年吴国建立”应改成“220年曹不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则更加准确。


(1)在上幅年代尺中,①和②处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哪两个王朝的建立?
(2)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三次大分裂时期,上幅年代尺中就显示了其中的两次。即图中的③和④处。请在答题卡上分别写出这两次大分裂时期。
(3)小明同学为了更好地学习上幅年代尺中国所代表的大分裂时期的时代特征,制作了下列表格。请将表格中的A和B处填写完整。
政治国家分裂,多个政权并立,政权更替频繁。
北方:战乱频繁,经济反复的遭到破坏
南方:A
民族B
文化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佛教盛行

(4)当时有重大历史事件,最能体现B处民族方面的时代特征,请写出这一历史事件。这事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2021-04-09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对中国古代文明进行主题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原始农耕   定居生活】

材料甲

1

2


(1)依据材料甲中的房屋造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1、图2在原始农耕时代的典型代表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
【朝代更替   警醒后世】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之君

都城

亡国之君

A

阳城

约公元前1600

B

亳殷

西周

公元前1046

周武王

C

周幽王

D

秦始皇

咸阳

秦二世

(2)完成上述朝代更替表内A、B、C、D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表中这些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
【制度创新   社会进步】
乙: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摘编自《史记·周本纪》)
(3)材料乙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概括这一制度的作用。
2021-11-27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