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汉的科技和文化 > 造纸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2913909
某校九年级拟开展阅读《读懂中华文明》为主题的项目化合作学习,请你参与。

《读懂中华文明》目录

第一篇中华文明的内涵和特质
1.连续性:中华文明的首要特性
2.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3.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历史解读和当代启示
4.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内在意蕴、时代价值与实践遵循
5.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价值、实践与启示……
8.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第二篇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什么样的文明
2.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3.深入研究阐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丰富内涵
4.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逻辑
5.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强国与文明大国建设
(1)搜集相关史料,根据要求列举两例中华文明对人类重要贡献。
中华文明对人类重要贡献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孔子儒家思想;老子道家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政治文明
生态文明都江堰、大运河修建;《齐民要术》等农业生态著作;“两山”理论提出。
社会文明察举制形成的孝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2)请从第一篇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的五大特质中任选一个,用历史知识进行阐释。
(3)结合第二篇目录,说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进行文化强国与文明大国建设。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学握历史学习方法,总结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升。请你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
【名言分类一了解历史事件】
(1)请将下列成语、俗语等名言填入表格中相应的位置。(只填序号)

①王与马,共天下②风声鹤唳,草木皆兵③纸上谈兵
④卧薪尝胆⑤破釜沉舟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⑦三顾茅庐⑧闻鸡起舞
任务二
【收集图片感受传统文化】
(2)图一和图二各反映了哪一方面的文化艺术?图三和图四的发明各有什么意义?(注:第一排左起为图一、图二;第二排左起为图三、图四)

任务三
【看思维导图形成时空观念】

                                          东汉-隋朝的王朝更替
(3)依据思维导图,写出结束分裂完成国家统一的朝代和实现北方统一的朝代。并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2021-01-20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丝绸之路,1877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中国》。在这本书中,他首次将这条连接欧亚大陆的商业通道称为“丝绸之路”。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古代著名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丝绸之路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辟的?列举丝绸之路的出发点、终点的名称?

材料二: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13年,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而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指出张骞第二次顺利出使西域,得益于公元前119年,西汉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通西域以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依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写出设置该机构的影响是什么?列举东汉为加强对西域管辖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位历史人物?

材料四: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材料四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佛教传入中国在何时?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为了宣扬佛教,列举一列开凿的著名石窟名称?

材料五:西汉时,中国发明了纸,并已传播至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直到东汉时,纸张才作为书写材料在中国广泛传播。……到东晋末,纸的使用已完全普及,并逐步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芮乐伟·韩森《丝绸之路新史》等


(5)依据材料五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东汉时,改进造纸术的关键人物是谁?依据材料五,分析纸张传播和普及对中外历史的意义?

材料六: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演讲《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6)依据材料六,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024-02-27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世界各国的造纸术也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节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

材料二:中国的火药在欧洲的传播,不是从中国直接传到欧洲,不是蒙古西征把火药传到欧洲,而是由中国先传入阿拉伯地区,再从阿拉伯地区传入欧洲……传入欧洲的火药极大地改变了战场态势……正是来自中国的火药将封建领主们送入坟墓,结束了黑暗的中世纪。

指南针是宋朝科技发展的一大成就……指南针的西传是随着中西海上交通的发展,经阿拉伯人之手进行的,再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节选自蒋重跃等著《中国古代文明》

材料三:


泥活字版                                           谷登堡改进造纸术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打填写“错误”。
①西汉时,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促进了纸的普及。                                               ()
②世界各国的造纸术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出去的。                                               ()
③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技术有了新突破。                    ()
④14世纪初,中国的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
⑤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
(2)据上述材料,请你说出这些发明传播的特点。
(3)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过,中国“在3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请再举出一例说明这一观点。
(4)综上所述,你对现在我国的科技发展有哪些建议?
2021-05-06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