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 都江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224684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远古时期的半坡人在地面向下挖出不深的穴坑作为房址,立好一圈柱子后,用泥土填入柱旁空隙,用茅草覆顶,屋内有灶坑,出口处有斜坡门道。这种房屋有利于北方地区的防寒保暖。

材料二:战国时期,为根治岷江水患,蜀郡郡守率当地人民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利工程。该工程设计巧妙,例如它的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个主体工程组成。2200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引水灌溉、分洪减灾的作用,人们还能利用它形成的水网进行航运,这体现了它的功能多样性。

材料三: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公元105 年,一位发明家改进了造纸工艺,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到唐朝,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在北宋,印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材料四: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同时轻视手工业,故而历代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

(1)材料一中涉及的房屋样式的名称是什么? 根据材料指出这种房屋的好处。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 根据材料归纳该工程的特点。(写出一点)请再写出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一例。
(3)材料三中的“一位发明家”指的是谁?“印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指的是什么发明?
(4)依据材料四写出《天工开物》有何创新之处? 这部著作被誉为什么?
(5)从以上材料中你体会到中国古人的哪些优秀品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儿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

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3)你认为这个水利工程在今天还有那些价值?
(4)这两位水利专家都能治水成功,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哪些精神?
2018-01-23更新 | 5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改革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之“由”】

材料一


【改革之“效”】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改革之“殇”】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成多怨望者。(原文大意:商鞅在秦国做了十年的宰相,秦国的宗室贵族外成都对商鞅埋怨颇多.)

——《史记》


(1)材料一是某历史学习小组设计的结构图,请帮忙完成A、B、C处内容的填写。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是哪一项?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三“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的原因。
(3)你认为其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022-06-12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班牙小镇塞戈维亚有一座奇特的桥(下图),由一个个高大的石拱门构成,分上下两层,连绵不断伸向远处。原来,这就是古罗马人建于公元1世纪末2世纪初的高架引水桥。高架引水桥从遥远的雪山引水到阿尔卡萨城堡,全长15千米,有166个拱门,它由2万多块大石头堆砌而成,石块间没有任何水泥等灰浆类物质黏合,现在仍能坚固完好,据说这座引水桥的引水功能,直到1950年还在使用。



(1)请将上述材料中的三项工程按文明类型分类,并分别指出所属类型。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座桥坚固耐用的原因。
(3)这三大工程都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你提出保护历史遗产的合理化建议。
2021-05-17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