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70927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族矣。”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它反映了秦王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这两项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什么?“亡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秦亡的原因给后世带来了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文物解读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利簋及簋内腹底的铭文拓片。


                                                
                 

材料三 某学习小组以研究秦朝的社会发展作为主题学习,搜集了以下资料并确定了四个研究主题。


①铜权

②秦半两钱

③秦始皇兵马俑铜车马

④石铠甲

⑤秦封泥(其上印有秦朝郡县地名、官职名)

⑥睡虎地秦简(秦隶书写,涉及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等)

⑦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⑧泰山刻石(小篆刻写,涉及秦朝法律制度等措施)


主题一 政治制度   主题二 经济发展          主题三 军事武功                  主题四 文化成就
(1)阅读材料一,观察图一所示石器的制作方式,写出考古学上对这类石器的称呼。分析并写出图二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该青铜利簋的文化价值和史学价值。
(3)从材料三主题中任选一个(示例除外),选择文物中的其中两件,参考示例,说明该文物与所选主题的关系。
示例:
主题资料序号说明
主题四睡虎地秦简采用秦隶书书写,可以研究秦的书法发展。
泰山刻石采用小篆刻写,可以研究秦朝统一之后的文字。
2023-12-06更新 | 10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

汉朝

经济

思想文化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取《史籀(zhòu)》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许慎《说文解字·叙》

建元五年,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诸子学官一时并罢;建元六年,“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及文学儒者教百人”;元朔五年,开办太学,培养儒家治术人才。

——摘编自《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

材料二   翟兑之就“统一”、“一统”政治格局的创立评价秦汉的地位:“六国不能统一之业,而秦卒能成之者,秦之处心积虑,自强而力征。其政策相传,绵延不懈,而前后一致,非诸国所能及也。”“中国成为一统国,自秦启之,而汉承之,虽遇乱世,终犹心焉一统,人人皆拭目翘足以为庶几复见太平。二千年来如一日,此又秦汉之所赐也。”

——王子今《秦汉:穿越千年的文化符号》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和汉朝在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二,归纳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2024-06-04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西周崇尚礼制,青铜器以礼器鼎.簋为主。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是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

材料三: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四: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材料五:……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与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说西周礼制的特征。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的“兼爱”、“非攻”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5)将材料二中有关“礼”的内容与材料四中“兼爱”的思想作对比,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6)根据材料五,请写出现代化的治国方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2022-01-11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