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猜想和猜想的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于碳酸亚铁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溶液pH大于9.6时,可完全转化为沉淀。
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会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反应,生成
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会变为血红色;而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
④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
【进行实验】
(一)制取
(1)某同学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除锈,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然后将除尽铁锈后的铁钉再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
(2)用(1)中反应生成的溶液和pH=11.9的溶液反应制取时,可能制得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A.将少量的溶液与大量的溶液同时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
B.先将浴液加入烧杯中,再缓慢加入溶液,边加边搅拌
C.先将溶液加入烧杯中,再缓慢加入溶液,边加边搅拌

(二)探究久置于潮湿空气中的成分
(3)猜想一::猜想二:______;猜想三:
(4)探究过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少量久置于潮湿空气中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试管内______说明该固体中含有
②取少量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管,滴入______溶液观察到试管内______说明该固体中含有
结论:猜想三正确。
(三)确定的质量分数
该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确定固体中的质量分数,称取10.0g固体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

(5)装置B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填字母)。
A.稀硫酸B.石灰水C.浓硫酸

(6)反应结束后,需继续通入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
(7)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C增重1.1g,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8)实验过程中,若无D装置,会使实验结果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实验结论】碳酸亚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故需要密封保存。
2024-04-19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密闭隔热容器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出反应时间与溶液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①甲同学得出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放热。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
②丙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于是三位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 和NaOH
猜想三:______
③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猜想______一定不正确。
④为了验证其余猜想,丙同学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滤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4,她认为猜想三正确。对她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_
A.操作方法不正确,测量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B.操作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C.操作方法不正确,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D.操作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
(2)丁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______为止,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024-03-3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初中化学
3 . 茶垢清洁剂可以轻松除茶垢。在茶垢清洁剂中加水,会产生大量气泡。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茶垢清洁剂的除垢原理、使用方法等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茶垢清洁剂遇水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
②NaOH溶液可以吸收CO2
【猜想假设】同学们对该气体成分提出了三种猜想。
(1)猜想1:只有O2;猜想2:只有___________;猜想3:既有O2又有CO2
【实验验证】按如图装置对猜想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茶垢清洁剂遇水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对比实验】
(2)小组同学改用冷水重复上述实验,发现A中产生少量气泡,而D中无明显现象
操作现象结论
向A中加入热水,将生成的大量气体依次通过B、C,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入D中观察到B中_______,D中_______猜想1正确

【交流讨论】老师提示:过碳酸钠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的作用下茶垢分解、剥离、脱落,使用时加入温度稍高的水,效果更好。
(3)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保存茶垢清洁剂应注意___________
(4)使用冷水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D中无明显现象,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3-1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西区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探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
(2)猜想①:可能是NaCl和NaOH;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猜想③:可能是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3)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______猜想①不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猜想②不正确,
猜想③正确

【反思与拓展】
(4)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
2024-01-1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分别围绕碳酸钠进行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A、B。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
(1)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水除外);乙同学的实验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小组同学将C中液体过滤后,对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滤液的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
猜想二: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
猜想三: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HCl
猜想四: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
【讨论交流】
(2)通过认真讨论,小组同学认为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合理。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哪种猜想正确,甲同学取少量滤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乙同学取少量滤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评价交流】
(3)甲同学的实验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4)乙同学的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在确定溶液可能存在的离子时,如果待测溶液中含有干扰待测离子检验的离子,应选择只与待测离子反应产生明显现象的试剂。
6 . 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
资料:①无水氯化钙具有吸水性;
②常见铁的氧化物有关信息如表:
常见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
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粉末
能否被磁铁吸引
③四氧化三铁能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呈黄绿色。
Ⅰ.探究“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气体产物
【实验探究】
(1)取适量的铁粉与湿棉花(棉花的成分不参加反应)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试管内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实验时棉花没有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观察到C处管口有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Ⅱ.探究“铁与水蒸气”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及含量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
(2)猜想1:剩余固体是______
猜想2:剩余固体是Fe和Fe3O4
【实验验证】
(3)甲同学取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且溶液由无色变为黄绿色,说明猜想2正确。
【实验结论】
(4)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拓展探究】
(5)乙同学取A装置中剩余黑色固体50g,与一定量的CO反应一段时间后,所得固体质量为43.6g,则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
2023-12-3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度练习化学试题
7 . 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一、同学们进行如图一所示的实验,验证铁、锌、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1)试管①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你认为通过上述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能否验证铁、锌、铜、银四种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强弱______(填“能”或“不能”)。
实验二、在完成实验一的过程中,同学们将试管①②③内反应后的物质都倒入废液缸中(如图二)。小组同学对废液缸中混合物的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待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小明将铁丝放入浅绿色滤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没有发生变化。
【提出问题】滤渣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3)小明的猜想:银、铜、铁、锌
你的猜想:猜想I:______;猜想Ⅱ:银、铜、铁
【分析思考】
(4)同学们认为小明的猜想不正确,结合上述的实验现象分析,小明的猜想不正确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5)实验证明猜想Ⅱ正确,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滤渣样品,___________猜想Ⅱ正确
2023-12-3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九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世奇化学兴趣小组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收集到所需的氧气后停止加热。大家对剩余固体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并进行猜测和探究。
【猜想与假设】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1)小诗猜想:KCl、MnO2
小琪猜想:KC1O3、KCl
小嘉猜想:KC1O3、MnO2
小悠猜想:________
【讨论交流】
(2)小组同学交流后判断________猜想一定是错误的。
【实验活动】
(3)同学们为了验证猜想:取适量的剩余固体加入到试管中继续加热,然后将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的明显现象,证明小悠的猜想是正确的。
【拓展提升】
(4)小组同学根据以上结论将加热得到剩余固体的过程做出了部分图像,如图所示。若n曲线代表上述变化过程中的某种物质,请推测n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填物质符号)

【总结与归纳】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的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出:在分析反应后所得的剩余固体的成分时,我们既要考虑固体生成物,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
2023-12-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第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11月月考理化综合试卷
9 . 某同学在学习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知识后,产生了疑问: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有哪些?同学们带着疑问进行了下列探究:
【提出猜想】
(1)猜想一:只有CO2;猜想二:只有CO;猜想三:_______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二氧化碳无变化,但遇到微量一氧化碳会立即变成蓝色。
【实验步骤】连接好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

步骤一: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氮气;
步骤二: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喷灯对硬质玻璃管加热。
步骤三:实验结束后,拆洗装置和仪器。
【实验分析】
(2)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若观察到氯化钯试纸变蓝,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猜想_______成立。
【实验反思】
(4)该实验开始前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 _______。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
(5)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喷灯,同时停止通入N2的情况下,有同学认为装置D在实验过程中没有作用,可以去除,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请说明理由_______
2023-12-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临湘市定湖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某实验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的性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
(1)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______
【实验探究】
(2)请完善下面表格。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小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猜想______成立
2小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______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评价】
(3)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
【拓展应用】
(4)实验室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HCl)共热制取Cl2,同时生成氯化锰(MnCl2)和一种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