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66 道试题
1 . 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对应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A.——两个氮气分子B.——60个碳原子
C.Co——一氧化碳D.——氯化亚铁中铁的化合价为
7日内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临考押题卷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辽宁卷)
2024·广东·模拟预测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解题方法
2 .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因减重需要,此次发射的火箭推进舱使用的是极端制造的2.4米超宽铝合金薄板,铝合金板材属于
A.合成材料B.金属材料C.复合材料D.无机材料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01 押辽宁卷第1-5题 化学用语、营养素、材料、化肥、元素周期表、微粒的性质等-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辽宁卷)
3 . 对于金属材料,我们应该从多角度了解。
I、金属的冶炼
(1)锡是最早发现并使用的金属之一,现广泛应用于航天、电子信息、化工等领域。锡砂主要成分为SnO2(杂质不含锡元素),其含锡量约为70%,则该锡砂中SnO2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古法炼锡”工艺流程:将木炭和锡砂相间逐层投入锡炉,高温熔炼冶锡,同时会产生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炼制时,“点铅勾锡”是炼锡的关键,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______
Ⅱ、金属的性质
(3)研究人员取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不同锡含量的锡铝合金,加入25℃50mL的蒸馏水中,氢气产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锡铝合金释氢过程主要是由铝跟热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铝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铝跟热水反应时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碍反应,加入锡制成锡铝合金后能破坏氧化膜。据图分析,在相同实验条件下,0~8min内,锡含量与产生氢气的速率关系为______
Ⅲ、金属的锈蚀与防护
(4)将锡镀于铁制品表面可防止铁生锈,其原理是______
(5)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发蓝”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Ⅳ、金属的回收再利用
某工厂为充分利用废弃金属,将严重生锈的废铁屑(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经过如图流程制备高铁酸钾。

【查阅资料】:①高铁酸钾难溶于乙醇,受热易分解,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②氧化时,发生的反应有4HCl+4FeCl2+O2=4FeCl3+2H2O
③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多功能水处理剂。
(6)“酸浸”过程中为了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除了适当提高酸的浓度、适当升高温度、搅拌,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7)“酸浸”后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阳离子除了Fe2+还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8)反应I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有:2FeCl3+3NaClO+10NaOH=2Na2FeO4+aNaCl+5H2O。其中a=______
(9)反应Ⅱ主要涉及饱和KOH溶液与Na2FeO4溶液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推测溶解度:K2FeO4______Na2FeO4(填“>”、“=”或“<”)。
2024-06-1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临考押题卷01-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辽宁卷)
4 . 草木灰可作纺织品漂洗剂等,小组同学对草木灰中的成分、性质、含量和应用等进行了探究。
探究一:提取草木灰中的
【查阅资料1】①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进行实验1】
步骤1:如图2所示,用60℃水浸洗草木灰。
步骤2:过滤,洗涤滤渣2次,合并滤液。
步骤3:蒸发滤液,结晶并烘干得到固体。

【实验分析】
(1)步骤1中选用60℃的温水而不用冷水浸洗草木灰的原因是______
(2)根据图3所示的信息,请从节能与省时两方面综合考虑,提取草木灰中比较适宜的转速和浸取时间为______

探究二: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查阅资料2】:氯化钙的水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1:溶液呈碱性是由于溶液中的引起的。
猜想2:溶液呈碱性是由于溶液中的引起的。
【进行实验2】
(3)向1支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再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待固体完全溶解后,滴入3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逐滴滴入溶液至过量时,出现______现象,说明溶液呈碱性是由于溶液中的引起的。
实验三:测定碳酸钾含量
第一步:燃烧秸秆,收集草木灰,称取20.00g。
第二步:用60℃水浸洗草木灰并过滤,浸洗滤渣2次,合并滤液。
第三步:蒸发滤液,烘干得到9.90g固体。
【进行实验3】
取上述第三步中固体3.30g进行图4实验。

(4)实验中需缓慢滴入稀硫酸,原因是______
【数据与解释】
(5)称量图4中反应前后烧杯和其中溶液的总质量,增重0.92g。计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与表格中数据相比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烧杯中溶液与空气接触            b.固体含有其它钾盐            c.固体含有氯化钠
探究四:草木灰的应用。
【查阅资料3】《周礼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主要成分为CaO)混合加水所得溶液来洗涤丝帛,使其与茧层丝胶蛋白发生反应而溶解(脱胶),经过水洗后可使丝洗得干净亮丽。
【进行实验4】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如图4所示的实验,并对丁中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丁的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6)猜想1:只有KOH       猜想2:KOH和       猜想3:______
【进行实验5】
(7)取少量丁中澄清溶液分别加入试管A、B中: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A中通入溶液不变浑浊猜想______不正确

2

向B中滴加少量______溶液______猜想2正确

【延伸应用】
(8)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根据图5所示数据分析,选用______(填字母)洗涤丝帛效果较好。

A.浓度为10%的溶液pH=11.6B.浓度为1%的KOH溶液的pH=13.2
2024-06-1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临考押题卷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辽宁卷)
2024九年级下·辽宁·专题练习
5 . 葡萄中富含K、Ca、Na、Fe、Zn、Mg等元素,在栽种过程中容易产生病虫害,可通过定期施肥、中和酸性土壤、喷洒农药等方法来增强葡萄抗病能力。若发病,可用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进行喷洒。
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酿酒酵母菌株将葡萄汁中的糖转化为酒精,同时生成了高级醇、酯类、单萜等香气化合物。
葡萄酒酿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研究人员以发酵汁中残糖量为指标,研究不同种类的酿酒酵母的发酵动力(即发酵过程的速率),其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
为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葡萄酒酿制中还会适量添加SO2,其添加量对主要香气物质总量影响如图2所示。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限是每天每公斤体重0.7mg。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压榨取汁”类似于实验室中的______操作。
(2)在制造葡萄酒的原料葡萄中,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的有______
(3)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宜用铝制容器,其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在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SO2的作用是______
(5)对于一个体重65kg的成年人,每天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量是______mg。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SO2添加量在100mg·L-1时,高级醇总量最高
b.酯类总量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
c.单萜总量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d.氯化钠能代替二氧化硫添加到葡萄酒中
e.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发酵动力最好的酿酒酵母菌株是LA-FR
(7)发酵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通常采用带塞的密闭式不锈钢罐进行发酵,罐内的装液量控制在80%左右。“浸渍发酵”装液时留出一定的空间,目的是______
(8)用橡木桶陈酿葡萄酒,可以改善葡萄酒的色泽,并带有橡木香气和果香。从微粒的观点解释能闻到香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024-06-1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临考押题卷01-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辽宁卷)
6 . 亚硝酸钠外观与氯化钠相似,易溶于水,有毒。在肉类制品加工中常少量添加,用作发色剂、防腐剂,能改善腌制品的外观和风味。某兴趣小组对此开展如下探究:
探究一、认识
(1)组成: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2)物理性质:被称为“工业盐”,与氯化钠一样也具有咸味。从组成分析,两种盐具有咸味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3)还原性: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无毒的硝酸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探究二、影响腌鱼中含量的因素
取不同质量比的鱼和盐进行腌制,采集不同时间、温度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1】鱼、盐质量比时,两种温度下亚硝酸盐含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4)实验可得:影响腌鱼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
【实验2】室温下,不同鱼、盐质量比的腌鱼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的数据如表:

时间/天

0

2

4

6

8

10

12

14

16

鱼、盐质量比

0.32

1.35

1.81

1.30

1.61

1.18

0.91

0.86

0.99

鱼、盐质量比

0.47

0.43

0.41

0.90

0.68

0.65

0.60

0.72

鱼、盐质量比

0.32

0.38

0.49

0.61

0.35

0.82

0.44

0.39

0.49


(5)①表中X=______
②依据表中数据分析,欲使腌鱼中亚硝酸盐含量保持较低,合理建议是______
探究三、泡菜中含量的影响因素
泡菜是把新鲜蔬菜泡在低浓度的盐水里,经发酵而成的。蔬菜中含有的硝酸盐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转化成亚硝酸盐后,就会产生危害。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NaNO2)】能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产生亚硝酸(HNO2)和氯化物(如NaCl)。亚硝酸不稳定,产生的二氧化氮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实验测定发现,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下图为室温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

实验还表明,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和维生素C,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现代医学证明,泡菜中的乳酸和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益,具有抑制肠道中的腐败菌生长、降低胆固醇等保健作用。
(6)亚硝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7)室温下,用芹菜制作的泡菜,最佳食用时间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泡制2﹣3天B.泡制5﹣6天C.泡制12天后

(8)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最好加入一些姜汁
B.加适量水果
C.最佳食用期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泡制时的食盐水浓度无关

探究三、工业废水中的处理
(9)某工厂的金属切割加工废液中含有,为了防止亚硝酸钠污染环境,可以用氯化铵溶液处理废液(反应原理:)。若工厂需处理废液,计算最少需消耗的质量______
2024-06-1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临考押题卷01-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辽宁卷)
7 . CO2的制备及应用。
I、CO2制备
(1)某兴趣小组利用注射器进行如图所示探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图甲:注射器完好,手能推动活塞,这是因为分子______
②图丙: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用手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______,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③实验室制备CO2时,选择丁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④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为得到干燥纯净的CO2,乙中产生的气体应依次通过分别盛有____________(填字母)的B、C装置。

A.饱和NaOH溶液·B.饱和NaHCO3溶液·C.浓硫酸·D.浓盐酸
Ⅱ、CO2应用
用CO2合成新型固体消毒剂过氧化尿素【CO(NH22·H2O2】的一种制备流程如下。

(3)尿素【CO(NH22】合成塔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过氧化尿素制备原理:
①反应釜中投放的质量比需稍大于理论值,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②制得的过氧化尿素粗产品混有尿素。已知过氧化尿素在45℃以上不稳定。提纯该产品的操作步骤是溶解、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2024-06-1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临考押题卷01-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辽宁卷)
2024九年级下·辽宁·专题练习
8 . 氢气燃烧热值高,约是煤的4倍,被视为理想的清洁燃料。我国氢能的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2022年中国各能源一次性消费占比如图1所示。

分解海水制氢被认为是最可行的清洁制氢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研究方向。
光解水:在太阳光驱动下催化水发生分解反应。虽然这项技术操作简单,能耗低,无二次污染,但因光腐蚀,能量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并未实际投入生产。研究发现使用氮化铟镓/氮化镓作为催化剂进行光解水可以提高制氢效率。不同温度下使用该催化剂分解水的速率如图2所示。
电解水:利用电能将水分解。海水中成分复杂,电解时易对电极等材料造成腐蚀或生成不需要的副产物。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科学家研制了全球首套海上制氢平台,该平台将海水中的水以水汽的形式跨膜转移,实现了海水中的杂质完全分离。分解海水所需电能完全来自风能和太阳能,向世界展示零碳能源的中国方案。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2022年我国能源一次性消费占比最高的是______
(2)光解水目前未实际投入生产,其原因是______
(3)由图2可知,温度升高会加快使用氮化铟镓/氮化镓为催化剂进行光解水的反应速率,证据是______
(4)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煤的热值没有氢气高______
②电解海水时,海水中溶解的物质会对电极造成腐蚀。______
(6)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如图:(“〇”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表示催化剂)。

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数字序号),上述过程中说明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______
2024-06-1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临考押题卷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辽宁卷)
2024九年级下·辽宁·专题练习
9 .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水的组成

B.稀释浓硫酸

C.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

D.测定空气成分

A.AB.BC.CD.D
2024-06-1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临考押题卷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辽宁卷)
2024九年级下·辽宁·专题练习
10 .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B.溶解
C.过滤D.蒸发
2024-06-1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02 押辽宁卷第6-10题 燃烧和灭火、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式及计算、溶解度曲线等-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辽宁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