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验探究的方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07 道试题
1 .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水的蒸发
(1)如图是两杯等体积的水在不同温度下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已知两杯水的水温分别是20℃和50℃,则温度为20℃的水为_______(填序号)。

  

【任务二】探究水的电解

(2)如上图,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电极的现象是_______
【继续探究】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调节电压或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都会改变电解速率。于是他进行了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记录如下。(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每次实验收集10mL氧气)
电压
反应时间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氢氧化钠的质量占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和的百分比)
6V9V12V
5%26分26秒12分14秒7分30秒
10%17分8秒9分26秒6分22秒

(3)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4)分析上表数据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写两条)
(5)该实验采用的方法是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比较反应时间的长短,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2024-06-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探究氧化铁是否像二氧化锰一样可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同学们设计了三组实验(其他可能影响因素均控制相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
1.2g氯酸钾t1
1.2g氯酸钾、0.5g二氧化锰t2
xg氯酸钾、yg氧化铁t3
A.x=1.2,y=0.5
B.t2<t1
C.若t3>t1,说明氧化铁能加快氯酸押的分解
D.比较t2、t3的大小可对比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效果
2024-06-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3 . 花青素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功能,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实验小组对紫薯中的花青素展开了研究。
【查阅资料】
①紫薯中的花青素随溶液pH变化,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pH值1~45~78~10111213
颜色洋红色淡洋红色淡紫色蓝色蓝黄色土黄色
②烫漂是加工紫薯粉的方法之一。花青素保留率越高,加工效果越好。
③花青素保留率越高,说明其在该条件下的稳定性越好。
【进行实验】
实验1: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纯碱溶液,滴加2滴紫薯汁。溶液变为蓝色______
实验2:探究一定条件下,烫漂加工紫薯粉过程中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烫漂温度/℃烫漂时间/min成品花青素保留率/%
A65a2.95
B7516.49
C75310.39
D75512.01
E100542.86
实验3:探究一定条件下,pH对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的结论是______
(2)实验2:
①a=______
②ADE的目的是______
③由BCD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实验3的数据可作为pH越大,花青素的稳定性越差的证据,理由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4)结合实验2和实验3,烫漂加工紫薯粉的最佳实验条件为______
2024-06-0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4 . 科技小组同学开展项目式学习:探究食品脱氧剂铁粉的“锈蚀和影响因素
【资料信息】①食品脱氧剂的主要成分是铁粉和辅助物质,脱氧原理是铁的生锈。
②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nH2O。
【任务一】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一段时间后实验Ⅰ中铁丝生锈、实验Ⅱ、实验Ⅲ铁丝没有生锈,若反应时间足够,当打开实验I止水夹时,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得出铁生锈与______有关。请你列举生活、生产中防止铁腐蚀采取的措施: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任务二】探究铁粉锈蚀快慢和程度

(2)科技小组设计了图1探究装置,按图1连接好实验仪器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连接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采集数据,绘制出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t1时刻利用注射器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t3将一只装有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并加入稀盐酸。根据图2信息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_______,t3时刻压强突然变大,说明铁粉腐蚀的程度属于______(填“部分”“全部”)腐蚀。
【任务三】测定铁锈主要成分Fe2O3•nH2O中n的数值
(3)根据图3进行两步实验,实验相关数据如图4所示:

第一步:取5.0g使用一段时间的脱氧剂于玻璃管中,持续通入N2,加强热至t1
第二步:改持续通入H2,加强热至t2,熄灭酒精喷灯后,继续通入H2至固体冷却。
继续通入H2的目的是_______。计算这包“脱氧剂”中Fe2O3•nH2O的n=_______
2024-06-0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化学试题-初中化学
5 .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

序号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锌的形状(均取1g)氢气的体积(mL) (均收集3min)
20%锌粒31.7
20%薄锌片50.9
30%锌粒61.7
30%薄锌片79.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个实验中,④的反应最快
B.对比①③、②④均可以探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
C.对比①②、③④均可以探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快慢的影响
D.对比①④可知硫酸的浓度大的反应快
2024-06-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6 . 临近中考,同学们努力拼搏,每天用眼时间较长,为缓解眼部疲劳,小明使用了蒸汽眼罩,并对蒸汽眼罩开展了以下研究。
【查阅资料】蒸汽眼罩由无纺布眼罩和发热体构成。发热体内含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蛭石(保温作用,可以减缓热量散失)、高吸水树脂(良好保水性能,为眼罩提供水蒸气)等。
任务一:验证蒸汽眼罩发热体内含有铁粉和氯化钠
(1)Ⅰ.甲同学取少量发热体内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证明发热体内含有铁粉。
Ⅱ.乙同学另取少量发热体内固体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________,证明发热固体内含有氯化钠。
任务二:探究蒸汽眼罩的发热原理
(2)根据“使用方法:打开蒸汽眼罩包装,接触空气即开始发热”,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20g发热体内固体粉末放入密闭容器中,通过数字传感器分别测得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如图。据图回答:发热体内的物质和空气中的________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_

实验后,同学们观察到部分黑色固体变为红棕色,分析蒸汽眼罩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生锈。有同学提出疑问,铁生锈是缓慢氧化放热不明显,但是蒸汽眼罩打开后会迅速升温,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又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方案药品1分钟前后氧气含量变化1分钟前后温度变化
实验14g铁粉、2mL水20.1%→20.1%16°C→16°C
实验24g铁粉、2mL水、____g氯化钠20.1%→20.1%16°C→>16°C
实验34g铁粉、2mL水、2g活性炭20.1%→20.1%16°C→16°C
实验44g铁粉、2mL水、2g氯化钠、2g活性炭20.1%→15%16°C→55°C→26°C

(3)实验2中应取用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g。实验4中温度迅速上升的原因是铁粉与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拓展延伸】
(4)厂在蒸汽眼罩密封装袋时,应确保________
2024-05-3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初中化学
7 . 红枣和紫薯同时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抑制肿瘤等多种功能,某小组同学尝试将二者共同放入酸奶中,并对影响酸奶感官品质的因素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酸奶采用纯牛奶、红枣和紫薯为主要原料,制备流程可以概括为:原料处理→调配→均质→灭菌→冷却→接种→发酵→冷藏后熟→成品。
②酸奶感官品质从组织状态、口感、气味、色泽等方面打分,感官评分越高,酸奶品质越好。
【进行实验】
将纯牛奶与按制备好的红枣汁、紫薯浆、和白砂糖按比例混合调配,加入3%乳酸菌,并按流程进行制备,将制备好的酸奶进行感官评分,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红枣汁添加量/%紫薯浆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感官评分
1010774.9
910785.5
810775.7
99776.6
911777.2
910875.3
910679.2
【解释与结论】
(1)酸奶的制备过程中,发酵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______
(3)由实验②④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4)根据实验可知,制备红枣紫薯风味酸奶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添加量______,紫薯浆添加量______,白砂糖添加量7%,乳酸菌3%。
【继续实验】
(5)补做实验探究乳酸菌加入量对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实验方案:将纯牛奶与制备好的红枣汁9%,______,并按流程进行制备,将制备好的酸奶进行感官评分。
8 . 到2060年,我国要实现“碳中和”,梦天化学兴趣小组以“简易吸碳机的制作”为项目开展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任务一:“捕风”——制作简易吸风机
兴趣小组成员自制捕风装置——简易吸风机(如图1),左侧是利用负压吸风动力装置,右侧是滤网,接通电后,吸风机风扇旋转产生内外压强差将空气自右向左吸进简易吸风机,完成捕风任务。

图1捕风装置——简易吸风机
任务二:“捉碳”——探寻适宜的吸收剂
兴趣小组向装有气体的塑料瓶内倒入不同种类的吸收剂,实验数据及现象如下:
采用振荡吸收法比较不同吸收剂的吸收效果
澄清石灰水石灰乳固体

30mL水

30mL水+0.05g

30mL水+2g

2g固体

(1)30mL水这一组实验的作用是_____
(2)写出用澄清石灰水做吸收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从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
(4)将吸风机过滤网倒扣在石灰乳中,蘸取一定量的石灰乳后,通电后发现吸风效果变差,其原因是_____
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1:20℃时,几种常见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NaOHKOH
溶解度/g1091123.8921.8111
资料2:碳酸盐能与反应
(5)你认为哪种物质最不适合作为吸收剂?_____,说明理由:_____
经实验探究,氢氧化钾更适合用于简易吸碳机。
任务三:“释碳”——吸收剂再生与碳释放再利用
兴趣小组设计了吸收并释放方案,其流程如图2所示:

(6)流程中涉及_____种氧化物。
(7)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滤液中不含,实验方案:_____
(8)除通过“碳捕集”实现碳中和外,请你再提出一条能实现碳中和的合理方案_____
2024-05-3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多校联考中考夺魁考试(一模)化学试题
9 . 某同学发现一种蜡烛吹灭大约5秒后会重新复燃。于是对这种“吹不灭的蜡烛”产生兴趣并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A:蜡烛复燃的原因
【查阅资料】
①“吹不灭的蜡烛”烛芯里包裹了一层由铜、铁、镁中的一种金属制成的合金,其着火点为150℃。合金中的其他成分化学性质稳定。
②蜡烛燃烧时温度约为550℃~600℃。
【进行实验】为确定该合金中金属的成分,同学们展开了以下探究.
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1取出烛芯内的合金,操作X,观察呈银白色
实验2取上述操作后的合金于试管中,滴加适量试剂Y,观察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溶液为无色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操作X是_______
(2)实验2,加入的试剂Y是______
(3)得出“合金中的金属只有镁”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蜡烛吹灭后,又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设计由镁粉(单质镁)生产的转化路径,依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探究B:蜡烛复燃快慢的影响因素
【进行实验】用棉线(均为12根拧成一股)分别裹上不同质量的金属颗粒和金属粉末,制成直径为0.5cm的蜡烛,分别记录蜡烛复燃所需时间。
组别第1组(金属颗粒)第2组(金属粉末)
实验序号
金属用量/g0.050.100.150.050.100.15
复燃所需时间/s未复燃5494.7持续燃烧
【解释与结论】
(6)对比第1组和第2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反思】
(7)小组认为还可以探究________(因素)对蜡烛复燃快慢的影响。
2024-05-31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10 . 芬顿(Fenton)反应是一种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自由基降解污染物的技术,常用于处理水体和大气中的污染物。
【传统“Fe2+-H2O2”体系】
(1)Fe2+在降解过程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_____不变。
(2)为了探究Fenton法对有机污染物降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小组用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和FeSO4溶液进行实验并整理如下表格,测得有机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a所示(p-CP指有机污染物)。

编号H2O2溶液/mLFeSO4溶液/mL蒸馏水/mL   pH温度/℃
A1.53.510325
B1.53.510340
C3.53.58325
D1.54.5x325
E1.53.5101025
①实验D中的x的值为___________
②对比A,B组实验可发现升高温度可以加快Fenton法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速率。分析图1中对应的曲线,得到上述结论的依据为___________
③本实验中除温度、pH、H2O2溶液浓度外,还研究了___________对Fenton法降解有机污染物速率的影响。
④为测定不同时间内有机污染物的浓度,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下来。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___________
【“纳米零价铁——H2O2”体系】
(3)纳米零价铁粒径较小,表面积较大,吸附性和反应活性较高。去除工业烟气中的NO的途径如下:在一定温度下,将H2O2溶液和稀盐酸雾化,再与烟气按一定比例混合,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纳米零价铁的反应装置。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3H2O22HNO3+2H2O,反应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此过程中,纳米零价铁除了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NO脱除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b所示。当温度高于120℃时,NO脱除率随温度升高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5-31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化学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