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的弯路,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岳麓书社

材料三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摘自川教版八年级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有何特点。请举两个示例。
(2)依据材料二的论点,运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哪些弯路(失误)。概括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
(3)材料三中的会议之后,我党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在农村的重要举措是什么?
2020-05-1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湖北地区)中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专题复习课时提升训练:中外农业和工业发展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葡萄牙殖民者从非洲大量劫掠黑奴、黄金、象牙等。从15世纪末起的约100年间,他们劫掠了近3000吨黄金。1545-1560年,西班牙平均每年从拉丁美洲掠夺5.5吨黄金和246吨白银。

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陆的岛屿上屠杀了无数的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捕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躏他们。整个岛屿全部被摧毁,一片荒凉。

——摘编自《澳门历史教材试行版世界历史初三年级上册》

为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早期殖民活动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3 .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这些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所学知识,为解决这些问题俄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材料二   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括: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虚行经论;……《五条誓文》表明了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

——选自统编版中国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2)材料二指的是日本哪次改革?最能体现改革性质是措施中的哪一条?

材料三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教材目录

《世界历史》上册第七单元《世界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20课   工业革命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第3课   美国内战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3)分析材料三,归纳概括这一历史时期世界发展的三股进步潮流。
(4)请你根据上述目录“俄国的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这两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
2023-11-1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襄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材料解析: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阳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户外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材料二:两宋时期,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三: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他在元世祖在位时随同父亲和叔叔沿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侨居中国17年后回到意大利,口授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书中详细描述了元朝大都的繁华,盛赞中国物产丰富,向欧洲展现了一个富饶神奇的东方世界。

——摘自川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情景?他在经济上采取什么措施才达到材料所述的“天下大稔”?
(2)请你举出一个两宋时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繁华,请举出一个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2-05-2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高罗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如果从英吉利海峡向大陆望去……都是一片专制王权的海洋,我们就毫不奇怪英国人民一定会为他们能生活在一个拥有个体自由和权利的国度而感到庆幸了。而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社会,才在此后的两个世纪里产生了惊人的结果。

——【美】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视角下的西方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人民“拥有个体自由和权利”的基础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英国的权力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争取独立的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这场战争,美国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了联邦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激励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


(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最重要的两个建国文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是继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后一次比较彻底的革命,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法国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波及欧美主要国家的……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为革命作了思想理论准备。法国大革命不仅结束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都在世界历史有重要意义,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场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为什么说法国大革命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政治文明的发展特点?
2020-02-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1)材料一中,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在领土扩张过程中,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工业的集中地。1860年,美国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四位。而南方盛行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南北矛盾焦点问题的法律文件。
(4)综合三国崛起的经验,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7 . 材料解析题
科技改变生活,改变世界面貌。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不但实现了人类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而且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由传统的农业文明时代跨入工业文明时代。

——摘自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状况

年份1870年1900年
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占世界工业产量的比重32%10%13%23%18%7%16%31%
占领殖民地面积位次12341234

材料三: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科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让我们回顾一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或者|得到快速发展的武器。

①1916年生产了“马克”I型坦克,有60辆“马克”I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飞机先是用于侦察,继而用于空中格斗,后来又用于轰炸敌方的地面阵地。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潜艇就被用于战斗。

——《揭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新式武器》

材料四: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各国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下)》


(1)哪一发明成果的推广使用实现了材料一中“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跨入工业文明时代”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
(2)材料二这种变化给国际局势带来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的新式武器得益于哪一次重大革命?其中的坦克、飞机、潜艇使用的动力装置是什么?
(4)请你分析为什么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
(5)材料五表明当今世界格局正朝着什么趋势发展?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尤为突出。那么,科技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的关系是怎样的?
2019-06-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利川市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8 . 【中西革命】

材料一   革命揭开时代变化的恢弘序章。走近历史场景,见证时代变化。

油画一:攻占冬宫

解读:这幅油画表现了1917年11月6日晚到7日清晨,包括革命士兵、赤卫队员等在内的约20万起义者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铁路、银行、中央发电站、电话局等战略要地。7日晚,起义者包围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突破防线,冲击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临时政府被推翻。

油画二:五四运动

解读:这幅油画表现了五四运动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即天安门前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集会游行。人们高举标语,散发传单,宣传动员民众,群情激愤地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

——以上材料摘自统编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

材料二 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同时,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一九一九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摘编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两幅油画中历史事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内在关联。
2024-06-06更新 | 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优质初中学校发展联盟中考适应性(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初中历史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举,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指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部编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材解读


(1)材料亿中“南湖红船” “八一枪声”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分别是什么?“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谁开辟的?

材料二 新中国就立初期,先后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岳麓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的三大政治制度有何共同作用?

材料三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 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在参观《复光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11月)


(3)简要阐述1949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是如何一步步接近“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至少答三点)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哪些努力?
2022-09-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鸦片战争】

材料一:

中国英国

1557年后,葡萄牙人逐步占据中国澳门,进入17世纪,荷兰人开始骚扰中国沿海并于1624年侵占中国台湾。

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1644年,清朝统治开始。清廷在顺治时期就严厉限制海外贸易,清朝后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1757年开始,清政府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更快地向纵深发展。随着商品生产的加速,越来越需要扩大市场。

1793年,英国政府向中国派出的以马戛尔尼为正使的使团抵达中国,以庆贺乾隆帝大寿为由,意欲提出割让中国岛屿、扩张英国贸易等要求。清政府完全拒绝英国使团无功而返。

——摘自统编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设计与指导

材料二:鸦片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化。战后,香港岛的割让使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鸦片走私实际上变成一种公开的、畅行无阻的贸易。鸦片输入量的激增,进一步激化了中国因白银外流所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加剧了农业和手工业破产,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痛苦不堪。19世纪40年代,外国商品虽然在中国不能获得广泛的销路,但在遭受外国商品冲击严重的五口通商地区,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的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此同时,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一部分官员和有识之士深受刺激。他们开始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寻求御敌之道。

——改编自统编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设计与指导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简述鸦片战争的影响。
2024-06-06更新 | 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优质初中学校发展联盟中考适应性(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初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