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89 道试题
1 . 【人口的迁徙】

材料一

唐宋时期南北人口统计表
年代总人口数(户)北方人口(户)北方人口占比(%)南方人口(户)南方人口占比(%)
天宝元年(742年)897万489万54.5408万45.5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641万254万39.6387万60.4
元丰元年(1078年)1660万566万34.11094万65.9
崇宁元年(1102年)1812万592万32.71220万67.3

——整理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等

材料二 唐朝中期以来,北方南下移民将复栽技术带入南方,并在此基础上改变为秧播技术,使南方逐渐脱离火耕水耨的耕作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南方水田的生产效率以及土地利用率。而且,南方河流纵横、鱼虾繁多、果木茂盛,人们谋生手段比较多样化,为经济繁荣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改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说明这种趋势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
2024-06-06更新 | 6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世界格局】

材料一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政治,大国以军事实力向外拓展生存空间、划分势力范围、组建军事集团等手段实现其国家利益。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经济,在地缘经济中构成力量的主导因素是经济、科技、信息、生态环境。在地缘经济的影响下,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

——摘编自张旺《地缘经济因素对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是,中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概括冷战时期和冷战后国际关系重点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原因,并简析多极化趋势带来的积极作用。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黄石市实验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3 . 【世界之变】

材料一   过去50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是权力分配的根本性调整,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第一次权利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崛起的进程始于15世纪到18世纪末期,……它创造了我们所熟知的现代化,同时也创造了西方国家长盛不衰的政治主导地位。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它发生在19世纪行将结束之时。……目前我们正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的第三次权力大转移,这次权力转移可以称之为“他者的崛起”。

——摘自【美】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   在全球化的早期阶段,一度形成了由资本主义的一元化主宰全球化的局面。……但进入20世纪,这种一元化的局面逐步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化,对现行的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政治体系造成了剧烈的冲击和破坏。……从总体上看,经济全球化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配置生产要素,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增长由以欧洲为中心、以少数西方国家为中心,逐渐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多元化。

——摘自杨丽红《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政治版图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说出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他者的崛起”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新变化及其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2024-06-06更新 | 1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五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人口变化情况是衡量古代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西汉唐南宋三朝南北方人口对比统计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
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A.北方经济逐步衰落B.商品经济不断繁荣
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D.市民阶层的壮大
2024-06-0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初中毕业生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5 . 国际关系格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及利益分配体系。其发展变化会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各国关系、各国力量对比和各自的利益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百灵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劳合·乔治)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百灵鸟”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

——摘编自陈叔谅的《世界大战史》

材料二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联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演说是冷战的宣言,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马歇尔计划》。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三 多极化虽出现加速形成的趋势,但毕竟还未正式形成。世界主要大国仍在进行深层次的战略调整,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及相互关系还未完全定位,多极化格局形成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变数,因而未来多极化格局是否就是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尚需继续观察。不过,多极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由于各国在国际上所处地位不同、利益不同、政治观念不同,所以各国对多极化的态度也不同。有的是推动力,积极适应这个潮流,推动多极化的发展;有的是唯我独尊,企图“一统天下”,阻碍多极化的发展。但是不管你的力量有多大,即使号称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若想逆潮流而动,必将受到历史的无情惩罚和嘲讽!

——摘编自陈思、杜正艾《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及后冷战时代》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参加巴黎和会的目的是什么?据此分析美国为什么没有达成这一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是什么?该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这种国际格局的变化。
2024-04-06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湖北武汉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6 . 【棉花】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材料二   根据农业调整法的计划,美国在1933年将1000多万英亩成熟待摘的棉花耕掉,面对混乱不堪、无序竞争的美国经济,罗斯福政府大胆借鉴计划经济的管理机制,进行经济改革,从而使美国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郝承敦《西方向东方借鉴的发轫:论罗斯福“新政”中的“计划经济”》

材料三   从1980年起,棉花生产出现持续大幅度上升的局面,1984年全国棉花总产量达到626万吨,与1978年相比,全面棉花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23.5%的速度发展……

——摘编自《花开天下暖,致敬四十年——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棉业》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表中,税率前后变化的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1933年将1000多万英亩成熟待摘的棉花耕掉”的背景。“罗斯福政府大胆借鉴计划经济的管理机制,进行经济改革”请问罗斯福借鉴了哪国的管理机制?依据材料说说罗斯福这次改革有什么成效?
(3)根据材料三说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棉花产量呈现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呈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2024-06-0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九年级2024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道法+历史)试题(无历史答案)-初中历史
2024八年级下·北京·专题练习
7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中国英国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18%4.1%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52415

——数据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占比变化表(%)

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19.11.50.771.86.9
195632.253.47.37.1趋于零

——摘编自苏星《新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   面对充满期待又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在探索过程中也有过曲折和失误。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完成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024-04-26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人口变化情况是衡量古代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汉唐宋三朝南北方人口对比统计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朝代
(时间)
南方北方
人口(万户)占全国户数比例(%)人口(万户)占全国户数比例(%)
西汉
(公元2年)
26221.297478.8
唐朝
(公元742年)
40545.249554.4
南宋
(公元118年)
123864.667935.4
A.经济重心逐步南移B.北方经济日益衰落
C.商品经济不断繁荣D.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2024九年级下·湖北·专题练习
9 . 中国古代治理国家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各项举措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西周和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指出从西周到秦朝中央对地方管理变化的趋势。

材料二   唐朝在中央设立政事堂,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三省的首长都是宰相,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所以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宰相在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宰相设置的特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用明清时期的一项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材料三   对于宋朝来说,榷场贸易更重要的考量是减少边境的威胁。天圣四年七月,就有中书上书称,榷场的设立不是独利的贸易,而是要南北往来。宋朝向金输出香药、茶叶、棉花、犀角、象牙、书籍、外洋舶货。金朝出口北珠、毛皮、人参、银等。作为两国的贸易窗口,即便是在交战时期,双方的主要榷场仍没有关闭。两国之间的交流脉络得到了延续。

——摘编自《宋代边境线上的“榷场”贸易》

(3)依据材料三、分析宋代榷场的作用。
2024-05-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湖北省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10 . 【战后世界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对比,建立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等确立了战后列强在欧洲、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各种和平条约总是由战胜国拟订,惩罚敌人是和平条约中惯用的手段。战争导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又导致了新的战争。

——摘编自万楚蛟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端》

材料二:二战期间,美、苏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通过许多宣言、公告和协议,最终确立了国际新秩序——雅尔塔体系。它们根据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处置战败国时,它们吸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教训,既要确保德国和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又要避免强加在其身上过多的重担。它们非常重视战败国的民主建设,战后五十年间雅尔塔体系下的国际秩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摘编自黄玉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材料三:20世纪70—90年代初期,是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新的多极化世界初露端倪的交替时期……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它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

——摘编自吴于靡、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不同点。(至少两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交替时期”国际力量出现的新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所产生的共同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建议。
2024-06-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初中毕业生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