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3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正因为有这些忧虑,这部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材料二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三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国家的发展模式。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宪法的特点是什么?结合1787年美国宪法的内容说明这一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请你从生产力、全球化中选取一个角度,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全人类共同体面貌”的。结合材料中的一项科技成果谈谈你对“科技是把双刃剑”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结合具体史实,列举“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的具体探索。根据材料指出这些探索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选取一个角度,以“创新”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符合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贵港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见证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奋进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建设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作为新中国首批重点工程被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同年,一汽在长春开工建设。毛泽东主席亲自题词并签发了“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中共中央指示。为了建设一汽,从1953年起,举国上下向这里输送来建设大军和最优秀的人才。同时,苏联对一汽的建设和投产也给予了全面的援助。经过三年的努力,1956年7月13日,一汽终于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摘编自梁骁、王宁《“共和国长子”生长录: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在“一汽”诞生》

材料二   1980—2023年我国汽车产量表(单位:万辆)

年份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3年
产量22.251206.9118263016

材料三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实现汽车强国目标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完善激励、保护创新的制度,鼓励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

——摘编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共和国长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汽车产量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如何才能实现“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有何建议?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市银海三雅学校中考模拟(四)(收网考)历史试题
3 .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南北方人口变化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58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宋代1122476062.9%662429637.1%

——摘编自扬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大西洋沿岸13个殖民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完全是几代欧洲移民和黑人奴隶辛勤开发的结果……。由于100多年来13个殖民地移民的经济文化交往和共同生活,到战争前,在美逐渐形成了一个崭新的近代美利坚民族。

——摘编自《美国社会经济论》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由于外商大量投资和用工需求,许多年轻人涌向了深圳,使得深圳成为当时既年轻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如今,深圳依然吸引着最新一代年轻人的目光,但是他们早已不再从事三来一补、贴牌加工和模拟仿制。这里每平方公里有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51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摘编自人民网《改革开放40年重温那些振奋人心的经典话语》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西汉至北宋中国南方人口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人和黑人移民美洲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深圳城市化的因素。
2024-06-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历史模拟卷(二)
4 . 解读数据能够直观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如图是1750—1900年某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大洲是(     
A.美洲B.非洲C.欧洲D.亚洲
2024-03-0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方面带动了一个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另一方面也使旧的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的改造而得到飞跃发展,钢铁工业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不仅是一个量的增长,而且是质的突变。因为重工业的发展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

时间英国德国法国美国
1850年122.715.219.619.8
1870年228.776.750.698.7
1890年353.3208.497.9402.1
1900年420.1327.0129.4663.3

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时,西方国家相继成立环境保护专门机构,以图解决这一问题……此外,西方政府颁布和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基本标准,以加强法治。

——摘编自梅雪芹《发达国家环境污染的前车之鉴》


(1)依据材料一,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于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的总体变化趋势。
哪些能源和机器的应用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请各举一例。导致1870年后美国的排放量迅速超过英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指出西方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4)关于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观点,任意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
2024-02-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宜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英国的棉纺织业中,19世纪40年代,操作机器织机的工人数量就超过了操作手工织机的工人数量。而到19世纪50年代,大部分手工织机已经消失了,棉纺织业的机械化基本完成。在1830—1850年间,英国的棉纱产量从5.8亿磅增加到11亿磅。

——摘编自刘思源《技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研究》

材料二

图1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
19世纪末,科学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正在深深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且由科学革命造成的这种变化还以无数方式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整个世界。——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三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包括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中外历史纲要(下)》
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习近平2022年1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中“工人数量”变化状况,指出当时英国棉纺织业生产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描述的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图1的生产场景出现在什么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列举这一时期“科学正在创造”的一例全新工业,并用史实说明其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两段文字都提到哪一项科学技术?指出我国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的机遇。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中国这一做法所体现的新发展理念。
(4)综合上述材料,人类产业技术革命发展历程对我们实现建国百年奋斗目标的启示是什么?
2024-05-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宁市九年级适应性考试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7 .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三   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管仲相桓公”使齐桓公的地位发生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指的是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哪些措施?(经济和军事措施各写一点即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场改革?概括这些改革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4)综上述材料,请你以“改革”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总结提升。)
2024-01-1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当今世界,能源发展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未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大概是五个方向,新材料(石墨烯)基因工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如应用于发电)。这五个方向是未来中美真正的竞争场所。

——摘编自金灿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美关系》

材料三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是一个高度开放与共享的时代,将是一个世界各国在创新领域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时代。在集中优势力量,主要借助自身力量寻求技术创新突破的同时,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全球范围的新发展,及时跟踪其他国家的技术变革进展,快速学习并将其融入我们的知识体系之中;需要大规模引进优秀人才,集聚一批又一批世界各国的高端人才服务于我国的创新工作;需要搭建我国企业与国内外各类企业等组织的合作平台,在合作创新、共享创新成果中寻求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

——摘编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煤产量和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引起这一变化的重大发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并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为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而采取哪些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围绕“能源与发展”提炼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2024-05-2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9 . 14﹣16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材料二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后的新现象(见如图)



(1)运所学知识补充材料一所示思维导图中的数字内容。(提示:答题注意写出序号)
(2)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分析材料二中“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与图一现象有关的航海家及图二反映出的历史事件。结合图一、图二,分析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概括14﹣16世纪欧洲历史的发展趋势。
2024-01-0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9月单元作业历史试题
10 . 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历史上先后开始了两次工业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厂的一个变革。这个变革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英国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工业革命不可缺少的技术前提。此外,英国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还以满腔的热情来关注生产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机器的发明和新科学技术的使用。

——摘编自刘金源《现代化与英国社会转型》

材料二   世界范围内挑选出来的城市的人口(单位:千人)

城市185018801900
纽约69619123437
伦敦268147676581
东京36510501600
莫斯科2506121000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世纪—20世纪初世界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史实)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发生工业革命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
184018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848《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6070年代到20世纪初美、德等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材料一认为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领域的哪些变革?根据材料概括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世界范围内挑选出来的城市人口发展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写出20世纪初城市人口变化的背景事件。
(3)根据材料三、选择两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围绕“工业发展的影响”这一主题提炼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2024-04-02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西柳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