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仔细观察下图,从图1到图3的发展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和长江B.政治中心转移影响经济发展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历程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趋势
2024-06-1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九年级升学考试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了“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自秦汉以来,华夏民族往往将国家的强大、统一和民族的安全、和睦作为评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的基本标准……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住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三   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以来华夏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认识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
(4)依据材料三,指出促进文明传播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如何才能使中华民族的文明更放异彩?
2024-04-3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3 .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多次变化,先后出现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等。导致世界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综合国力的变化B.国家利益的冲突
C.美国、苏联实力大增D.西欧、日本的崛起
2023-06-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第三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冰雪运动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材料一


①古阿勒泰人绘制的滑雪岩画(局部)

发现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岩画距今1万年左右。阿勒泰人生活的洞穴中绘有10个人物,他们弯腰屈膝,手持单杆,脚蹬短小滑雪板,动作与现代滑雪基本相同。
②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书影)

书中记载,河北东路(今河北省境内),“冬月作小坐床,冰上拽之,谓之凌床”。即人坐在木板上,由人拉着在冰上滑行,这是当时冬季日常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
③乾隆时期宫廷画《冰嬉图》(局部)

冰嬉是满族传统的滑冰活动,很早就成为八旗军的军事训练项目。清朝前期,满族的很多冰上娱乐活动,如玩冰磨、冰上摔跤、冰上抛球等也逐渐在北方各民族中流行。
(1)材料一中能证明“史前时期我国境内已出现滑雪活动”的材料是__________;(写序号)材料一中属于文献材料的是__________。(写序号)概括我国古代冰雪活动的特点。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欧洲和北美地区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为劳动者。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众多青年男子应征入伍,这意味着需要更多女性来填补他们在工厂的岗位,而妇女角色的变化也体现在了冬奥会赛场上。

女运动员参加冬奥会情况(部分)

冬奥会女运动员人数女运动员所占比例女运动员参与项目情况
1924年135.0%花样滑冰是当时女性唯一能参加的项目
1948年7711.5%女运动员还可以参加滑雪等竞技项目
1998年78736.2%新增加女子冰球作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2022年131445.4%增加女子单人雪车、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
(2)依据材料二,说出冬奥会女运动员参赛情况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原因。

材料三   最初的几届冬奥会,观众只能现场观看。1956年冬奥会第一次用电视进行了转播。2002年冬奥会开始尝试网络直播。2022年北京冬奥会,依托我国的5G等专利技术和来自多个国家的设备支持,同时借助跨国企业、新数字媒体等,形成了全球传播网络。

——摘编自刘兴华《“数字冬奥”掀开数字全球化的新篇章》


(3)依据材料三,指出冬奥会观赛方式的两次变化。结合所学,分析21世纪以来冬奥会进一步广泛传播的原因。
2022-04-29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宁夏吴忠市(市直、利通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英国脱欧、美国退“群”、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各国提高关税,限制防疫物资出口……这些关键词共同反映了全球形势出现了什么变化(       
A.霸权主义B.经济全球化C.逆全球化D.多极化趋势
6 . 对以下中国古代南北战争比例变迁表解读正确的是(     
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
87%76%61%68%50%29%26%
13%24%39%32%50%71%74%
A.战争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B.隋唐五代是战争比例变化转折点
C.中国古代战争演变趋势非常复杂D.由北多南少变为北少南多的格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从1950年起,美国阻止联合国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到1960年,美国拒绝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案在表决时仅获得微弱多数。到1970年,支持驱逐台湾国民党“代表”的已有51票,反对的仅有47票。这表明(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条件日益成熟B.联合国的作用发生根本性变化
C.美国和苏联控制联合国的局面开始发生转变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2020-07-26更新 | 469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材料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60年代末,中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直到80年代,中国对国际社会只是谨慎和有限地参与。而到9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达600多个。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请举出两项。

(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国际社会态度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国内因素。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为指导同学们的研究性学习,历史老师在班级群中推动了以下资源包。据此推断,同学们学习的主题是(     

资源

名称

文件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

图片

《2022年二十国集团第十七次峰会》

书籍

《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研究》
A.欧洲加速一体化进程B.多极化趋势愈加明显
C.社会信息化成效显著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2024-05-27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10 . 食物名称,是全球化贸易的一个缩影。九年级某校历史社团以“外来食物的名称”为主题,进行了一次学习邀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同学们搜集和整理了生活中一些外国的外来食物名称及传入时间。列成下表。

名称类型传入时间传入物品现代名称
“胡”系列两汉至唐胡瓜、胡立、胡麻、胡桃、胡萝卜等黄瓜、蚕豆、芝麻、植桃、胡萝卜等
“番”系列南宋至元明番茄、番薯、番椒、番石榴等西红柿、红薯、辣椒、番石榴等
“洋”系列清代至近代洋葱、洋芋、洋姜、洋白菜等洋葱、土豆、姜、圆白菜等

材料二:由东南亚引种到中国的甘薯(也称番薯),400余年来,对中国山地和瘠土的利用,对杂粮种植的多样化,起了极深刻的影响。甘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食物构成,缓解了其后出现的人口增长与粮食不足的矛盾,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日本以“唐”开头的食物,大都是通过中日贸易和交流传到日本的。如唐黍(玉米)、唐菜(菠菜)、唐辛子(辣椒)、唐瓜(黄瓜)。……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影响。

——摘编自王思明《外来作物如何影响中国人的生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图二分别代表哪一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图说说其与表格中哪一系列名称有直接关联?并简述其联系。
(3)依据材料二,概括甘薯传入中国后产生的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第三中学第六中学联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