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4 道试题
1 . 人口迁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普遍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耳曼部落同罗马帝国的战争伴随着欧洲历史上一段巨大的民族迁移。后来日耳曼人在欧洲建立了许多王国,著名的就是法兰克王国。为加强统治,法兰克王国对人民和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逐渐建构起西欧的封建制度。

——盖伊·哈尔斯《野蛮人迁徙与罗马帝国西部》

(1)根据材料,法兰克王国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近代美洲大陆人口迁徙

(2)根据左图和所学知识,说明美洲大陆欧洲白人和非洲黑人的大量迁入对美洲或非洲社会带来的影响。
(3)随着美国领土不断扩张,南北方在争夺劳动力方面存在的矛盾焦点是什么?

材料三:百年间巴黎人口变化趋势图

(4)根据图示,概括巴黎人口变化的总体趋势。回顾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在1940年以后的五年时间内人口出现变化的原因。
2024-02-05更新 | 17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2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新疆专用)
2 . 以下图示反映了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变化或趋势,请你任选其中一种变化或趋势,并结合世界现代史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2024-05-07更新 | 5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主观题
3 .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

材料一   如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农作物图片。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三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麦、粟等传入南方。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户口数量有很大的增加,单位面积耕地所负载的人口大大增多,这就迫使农民实行复种制(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产生并发展。江南推广了曲辕犁,普遍采用插秧技术,缩短了水稻在大田中的生长期,双季稻在南方出现。

——摘编自阎万英等《中国农业发展史》

材料四   唐朝的社会经济在玄宗①_______、天宝年间达到高峰,呈现出繁荣局面。……在耕犁方面,唐朝农民发明②_______,……便于控制,省时省力,只用一牛牵引即可,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五   随着内燃机的发明,从20世纪初开始,内燃机拖拉机逐渐取代了蒸汽机拖拉机。20世纪40~50年代,电力机械也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土壤和作物得到精细准确的管理,资源利用率和农业产出率不断提高。

——摘编自夏俊芳《现代技术革命与农业机械化》

材料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整理自陈海秋《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1)请写出材料一中图示农作物传入中原的主要途径,并指出文字材料所体现的治国理念。
(2)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在什么时候完成?
(3)依据材料三,概括促使隋唐时期南方复种制出现的因素。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①年号和②工具的名称。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说出20世纪上半叶农业生产的变化及背景。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发展的新特点。
(6)依据材料六概括图表反映的共同现象。任选一张,运用当时的农业政策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2024-04-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课题,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代史时间尺(部分)

(1)请依据上述时间尺,写出①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②处会议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

年份农业生产项目
粮食棉花油料
1978年3亿217万522万
1984年4亿626万1191万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80年代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经济特区

(3)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图中①和②所示的经济特区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带给你哪些启示?
2024-04-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5 . 世界格局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包含着危机,没有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资本主义国家就要通过武力改变这种状况,现代资本主义是新的世界大战的根源。

——斯大林

材料二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形成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结合材料一用史实说明“现代资本主义是新的世界大战的根源”,并指出材料一中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完善思维导图。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简要说明二战后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趋势?
2023-03-27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设夜市,通晓不绝。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有哪些特点?

材料二: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2)材料一、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重大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如下表所示

年份耕地面积(顷)
1661年5493576
1685年6078430
1724年6837914
1766年7414495
(3)材料三中,从1661年到1766年,清朝的耕地面积有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23-07-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某班历史社团的一次探究活动中,主要搜集了“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多极化趋势”“全球范围内工业化推进下环境恶化问题”等相关材料。其探究的单元主题可能是(     
A.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二战后的世界变化D.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2023-06-02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8 . 科技创新和改革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崛起后的大国在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材料三

1921年,苏俄国内经济崩溃,供应短缺……(列宁)经过调查得出结论: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执行,势必加深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动乱。

——据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

材料四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五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科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材料一展示了人类发展史上的部分发明创造,请选择你认为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一项,并说明入选的理由。
(2)材料二指的史日本历史上什么事件?列举材料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一项具体措施。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苏俄为摆脱困境实施了什么政策?图中1929年—1933年导致美国失业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5)材料五中“碎片化”反映出当今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
2023-04-17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克拉玛依白碱滩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动,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教育都呈现出明显的近代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上的近代化】

材料一:下图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曲折发展曲线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阶段对应的历史事件,依据所学分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
【政治上的近代化】

材料二: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光绪帝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努力?

材料三: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3)材料三中的“这次革命”指什么?材料中的目标主要是通过什么报刊进行宣传的?
【思想上的近代化】

材料四:该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4)材料四描述的是哪场运动?该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的主要杂志是什么?
【教育上的近代化】

材料五:教育近代化进程

(1)洋务运动时期―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
(2)戊戌变法时期--_______________
(3)清末新政―废科举、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5)材料五中戊戌变法时期的唯一教育成果是什么?清末新政中,“废科举”发生在哪一年?
【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材料六:


   
(6)依据材料六:,说说近代中国社会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有哪些变化?(举出两例)结合所学说说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023-06-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1)材料一中的庄园里生活着哪些人分析西欧庄园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2)写出材料二所示思维导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西欧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2022-11-14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