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73 道试题
1 . 21世纪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发生深刻调整。发展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创新思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没能建立起支撑公允和持久和平的国际体系,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雅尔塔体系本质上也是基于大国划分势力范围。苏美争霸使世界陷入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尽管竞争和对抗激烈,但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

——傅莹《看世界》

材料二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当今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旧的国际秩序被打乱,新的国际秩序开始重构,一方面,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迄今仍然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事实没有改变美国的综合实力及其在世界政治中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其他国家或力量中心。另一方面,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等是国际政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罗会均《当今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再探讨》

材料三   我们要平等协商,开创共赢共享的未来。全球治理应该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我们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巴黎和会确立了什么国际体系?此次会议对中国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材料中“两大集团”的名称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说中国是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在21世纪,应建立怎样的大国关系?
2024-05-23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倒计时第11天-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16世纪(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7世纪打败了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荷兰后,18世纪,又打败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到1850年前后,英国霸权达到了顶峰——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的40%,海军吨位几乎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总和,当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挑战英国的霸主地位。

——摘编自闵凡祥《英国世界工业霸权兴衰的宏观分析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是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新的多极化世界初露端倪的交替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轮番升级的军备竞赛和全球争霸直接导致两国国力的相对衰落。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和西欧、日本力量的崛起,有力地牵制和冲击着美苏两霸的势力。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和苏联的“新思维”成为推动苏联社会质变的催化剂。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世界霸权建立的方式。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90年代世界格局演变趋势,并概括其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与问题,归纳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4-05-21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廊坊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3 . 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如图

(1)如图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中A、B两处的地名,并简要回答该运河开通后的积极作用。

【史料实证】

材料二   如图

①(焉耆)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六七里,西面据山,道险易守。泉流交带,引水为田。土宜糜、黍、宿麦、香枣、蒲萄、梨、柰诸果。气序和畅,风俗质直。

——玄奘《大唐西域记》

②《步辇图》

③开元通宝

④《雨中耕作图》

⑤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
⑥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史料   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主要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文集、简牍等,主要实物史料包括:器物、遗迹等,主要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等。据此判断以上史料的类型(填写序号即可)。

(2)属于文献史料的有: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有:____属于图像史料的有:____。从材料一中选择一则史料(写出序号),说明唐朝的经济状况。

【历史解释】

材料三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朝代朝代
西汉
(公元2年)
西晋
(公元280年)
唐代
(公元742年)
宋代
(公元1080年)
北方965149493459
南方11165257830
(3)材料三中南北方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家国情怀】

材料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诗词向来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从诗歌中我们感受到的民族气节是?
2024-05-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2 中考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5大题型+25道预测考题)-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20世纪战争不断,世界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下列关于20世纪世界格局与造成格局变化的事件连接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冷战
①多极化趋势   ②两极格局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A.①—a②—b③—cB.①—c②—a③—b
C.①—c②—b③—aD.①—b②—c③—a
2024-05-1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7 俄乌战争升级 聚焦世界大战(测试)-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5 . 1965年,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些变化(     
A.破坏了美苏政治力量对比平衡B.瓦解了帝国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C.促进了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构建D.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2024-04-15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北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6 . 近代以来,世界重大历史事件都会对人口的流迁和变化带来显著影响,这种现象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0年,英国5万-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有7个,曼切斯特已达35万人。18世纪,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到1841年下降为20%,初步实现了城市化。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等欧洲国家已形成了庞大的城市贫民群体,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阶层。

——余伟民主编:《历史》(上海版)

材料二   华为于1987年成立于中国深圳。在20多年的时间里,逐步发展成一家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公司人数约17万,派往海外的研发人员约7万。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19世纪上半叶英国人口流动的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年华为公司大量外派员工到海外与全球什么趋势有关?
2024-04-0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5 材料综合题——“变化、趋势“类设问(答题模版及技巧)- 2024年中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7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源远流长,对我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夏商周三代到春秋前期,与血缘部族国家相适应,政治核心来自世卿世禄;春秋战国大动荡,在选拔官吏上军功制和养士制替代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制;两汉时期,统治者吸取秦朝短命教训,逐步形成了以察举制为主体,辅之以辟除、征召、任子、纳赀等多种制度的配套体系;为了剥夺地方长官的选官权并消除察举不实的弊端,魏晋推行九品中正制作为察举替代,同时在察举中采取附加考试举措;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过渡,到了隋唐,科举制正式诞生,并显示出它与帝制王朝政治的巨大亲和力。到了宋朝,科举制在技术方法上不断完善,终于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孙录见,西北大学学报,2021.11。

材料二:唐宋时期科举考试情况表

朝代录取人数状元人数
唐朝据不完全统计,进士在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统计修正应为20619人有姓氏可考状元155人;有籍贯可考70人,南方19人,北方51人
宋朝北宋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66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有姓氏可考状元71人;有籍贯可考状元64人,南方29人,北方35人
南宋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64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有姓氏可考状元49人;有籍贯可考状元37人,南方37人,北方0人

(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与唐朝相比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这一新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
2024-05-19更新 | 14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汉至唐时期主要依据山川地形等自然界限来别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一改前代做法,明确以“犬牙相入”为划界的主要原则,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使地方丧失扼险而中的地理条件。以今汉中为例,从唐至元,汉中险要的地理优势不为一个行省所具,使陕西、四川边界彼此交错,相互牵制。

——摘编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形势图反映了唐朝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这个局面给唐朝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汉至元代行政区划划界依据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上述材料和探究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的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
2024-05-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2 中考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5大题型+25道预测考题)-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现实与未来进行思考后作出的必然选择,它不是表面完成一段时期的一个历史任务,而是在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铺平道路。

——徐博《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对农民阶层的影响》

材料二   下表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1956
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71.87.099
资本主义经济6.90.001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们党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后我国实行怎样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据材料二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反映出三大改造是一场怎样的社会变革?
(3)依据材料三,指出1980—2016年深圳市GDP的发展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4-04-1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频非选择题25题)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 . 俄国的发展之路,不仅改变着自身,而且也影响着世界进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国在19世纪后半期发生了转型。

材料二   


图1 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建立       图2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统计

材料三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材料四   “苏联的领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

(1)材料一中的“社会改革”指的是什么?这次改革使俄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转型”?
(2)材料二中图1是列宁在哪一事件后宣布成立的政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图2俄国1921~1925年粮食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
(3)根据材料三、指出“维尔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认识变化的原因。
(4)材料四中“高度计划经济体制”指的是哪一模式?“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导致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
2024-04-05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专题04 军事篇(国际部分)-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