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402 道试题
1 . 八年级1班举行“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主题学习。请你阅读材料,与1班同学一起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材料一:旧中国的外交

1842年中英①___(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1901年,②___(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材料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结合所学知识,补全①②。
(2)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你认为在时间轴上还可以增加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并简要说明理由。(要求选取1949—1979年之间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外交事件,在答题卡的时间轴上分别标注出这两个历史事件;时间轴上的事件顺序要正确。)
(3)材料三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中国近代以来外交发展的认识。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2 . 下图是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图,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是由于我国(     

A.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B.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的开凿始于605年,全长2700多千米,是中国水利技术方面的杰出成就。反映出中国人民的高超智慧。它成为沟通沿线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有利于领土的统一管辖。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三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题材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

(1)材料一中涉及的水利工程的名称什么?根据材料指出它产生的作用。(一点即可)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具体什么时候南移完成?说说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诗的特点。被称为“诗仙”的是谁?
今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市第二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4 . 高考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国家人才选拔,关系社会公平,关系广大学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回顾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考试来选拔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索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考选制度。应该是也必须是包含着这几种基本精神: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量才使用、内行管理。

——《法制日报》评论员文章

材料二   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

——《宋朝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材料三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最佳选择”是指古代哪一选官制度?依据材料回答这一“考选制度”包含哪些基本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殿试创立于哪一位皇帝时期?依据材料回答宋太祖实行殿试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并依据材料回答,明代科举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有什么危害?
今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市第二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5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_____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横线处应该填写(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B.民族区域自治C.改革开放D.“一国两制”
昨日更新 | 78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云南卷)- 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6 .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另一方面,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   宋朝很重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在北宋都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政府在这些城市都设立了市舶司。市舶司岁入多达约110万缗。中国出口的物品有丝、绢、锦等纺织品以及陶瓷、金银产品等,输入的物品有珍宝、象牙、犀角、钻石等。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摘编自刘炜等主编《中国文明传真·第三卷》

材料三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时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市第二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7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辟历史新纪元】

材料一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开辟了民族独立的新纪元。

——选自《中国简史》

(1)材料一中“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具体时间是什么?(年月日)

【实现民族大团结】

材料二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主要内容: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选自《中国现代史下册》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什么?

【屹立世界宣言书】

材料三   正当中国人民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全面好转而斗争的时候,1950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面对严重威胁,毛泽东以巨大的胆识和气魄,做出重大决策——抗美援朝。

——李颖《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

(3)根据材料三概括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并列举一个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的代表。

【圆梦“耕者有其田”】

材料四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八下历史教材》

(4)材料四出自哪一法律文件?它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第二学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出现现代化。英国迅速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等整理

材料二   由于内战的多重影响,美国经济突飞猛进……1894年其工业产值已居世界首位。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首先是工业区的扩大;其次,南部工业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机遇,许多新的工厂拔地而起。经济组织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早期的企业,一般来说以个体形式呈现,大多以独资为主,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超出家庭范围的大企业开始出现,并于18951904年间出现第一次兼并高潮,形成美孚石油公司等“托拉斯”。

——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二战后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并长时期快速增长,虽然最初得益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但更为重要、更具根本性的因素是德国政府实行的……系统连贯的创新制度环境。……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55.39%,日本占53%。

——摘编自2016125日《全球化》

日本在二战后初期,整个国家陷入瘫痪的边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冷战使日本比较容易地从美国得到资金和技术扶持,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长期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因此日本在发展科技方面和以科技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摘编自《日本二战后的创新崛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崛起的两大因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北战争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某历史学习小组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搜集到以下材料

【图片材料】

【数据统计】

1   安徽凤阳小岗村1976年与1979年生产队收入对比

年份人口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交售粮食
197619110多人3500023032

——

197920115132300800200多元30000

2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年份19781990200020172021
农业总产值(亿元)13977662.124915.8109331.7147013.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33.6686.32282.113432.418930.9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统编版)

【文献摘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这一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结合相关史事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80字)
(2)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收集历史材料?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过武装侵略,扩张在华殖民势力,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方针。……18406月,英国舰队封锁广东江面与出海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尽管清朝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抗击,但清政府最终战败。……鸦片战争是清朝后期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严重影响了此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等。

——《马关条约》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等等。

——《辛丑条约》

材料三   各阶层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

阶层表现
国民党内爱国将领枣宜会战中,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中国共产党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回国参战
文艺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2)【2024年新变化】根据材料二、归纳《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共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有什么认识。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