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京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1)材料中的远古人类面临怎么样的生存环境?
(2)他们是如何适应这种环境的?
(3)我们把他们这种生活方式称为什么?
2023-10-1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历史悠久,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较多的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同学参观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时拍摄了大量有研究价值的照片。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中的图一是我国哪一远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观察图二,可以发现他们使用的是什么石器?图三为他们使用火的情景,根据图片,你能说出火当时的用途有哪些吗?火的使用具有什么意义?
(2)材料三两幅图片分别是哪类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造成上述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3-10-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
22-23七年级上·山东菏泽·期中
综合题 | 适中(0.65) |
3 . 初一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针对史前人类活动展开了充分的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问题。
【探究一:寻找证物】

小张同学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①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②白天,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有关“北京人”的化石与遗存物(北京人遗址出土)



(1)请你为小张同学的描述寻找证据。(填写图号即可)
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
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
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_
【探究二:进行解释】

以下是小李同学搜集的反映河姆渡人、半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



(2)请你仿照示例,对这位同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
[示例]: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
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可以见证:________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可以见证:_______
【探究三:得出结论】
(3)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4 .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历慎思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探寻我国百万年人类史】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1)下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________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________处。(填写图中字母即可)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活动二【探寻我国一万年文化史】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我国各省各地都有发现,约有一万余处。

                                                                                                                                                                                 

(2)将活动二中图1、图2、图3的考古发现与推论进行连线。
考古发现                                                推论
图①                         推论1:出现了制陶业,改变了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先民们已经有了朴素的审美观念等
图②                         推论2:先民们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差异等
图③                         推论3: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出现等
活动三【探寻我国五千年文明史】

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一个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及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礼器。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4300-4000年,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

城内有两处高等级墓地,大型墓葬中分布。大的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小件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

二里头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4100年左右,遗址中发现了宫殿建筑群。

在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

和墓葬群,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

(3)说出活动三中三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并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4)综上所述,请你为历慎思同学的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2023-07-07更新 | 82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历史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北京房山·二模
5 . 某历史社团开展题为“游览房山秀丽的自然风光,探寻家乡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乡土资源考察活动。
【第一组:古代史乡土资源的调查】

材料一

考察地点

遗址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金陵遗址

史料收集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克盉

   

金睿陵石碑

   

北京人遗留下来的灰烬化石

克盉盖内铭文记载,周王为表彰召公的功绩,封其元子(诸侯的嫡长子)克为燕侯,管理燕地的六支部族,燕侯制作了克蚕、克罍来纪念这一事件。金朝初年,阿骨打与吴乞买的陵墓在上京(今黑龙江阿城)护国林之东。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卜地于大房山云峰寺,兴建陵园,把始祖以下十二帝的梓宫迁葬到这里,……到了元代这里改称为房山县。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史记·燕召公世家》

研究价值

为研究人类起源、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提供重要证据。

金朝皇陵是北京建都的佐证。
(1)将以上表格填写完整。
【第二组:近代史乡土资源的调查】

材料二

(一)

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北平(京)后,房良两县是义和团运动活跃的地区之一。房山城关、良乡城关等纷纷组织义和团。

(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房山良乡火车站站长张镜海家成为地下党组织秘密活动的地点。张镜海参加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曾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通缉。

(三)

1938年2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派独立师政委邓华率三团挺进平西,成立房良抗日根据地。房良县委和县政府认真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房良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

(四)

平津战役中,房良两县先后动用104辆运输车、4680头牲口、615人、1776辆大车,运粮800余万斤,运草400多万斤,运柴540余万斤,运木头6500多根。还动用两个民兵连在丰台火车站装卸物资。

——摘编自《房山区史志》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时代主题。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说房良地区人民为解放战争所作的贡献。
【第三组:现代史乡土资源的调查】

材料三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大事记

1950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建立;1955年,经中央批准,选定北京西南郊坨里地区新址;1963年,第一个六氟化铀简法生产工艺——“615乙”工程胜利完成任务,为我国第一次核试验提供了足够的六氟化铀原料;1964年,王方定小组承担的点火中子源研制任务全部完成,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做出了重要贡献;1965年,完成“35#-1、35#-2任务”,为研究选择氢弹装置的技术路线提供了重要数据;1967年,研制成功碘-131、金-198、磷-32等医用同位素并提供医院使用;1971年,为第一颗人造卫星地面测试装置提供了1100居里的Po-210同位素电池。

——摘编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官网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建立的背景。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在做出的重要贡献。
【活动延伸】
(4)通过调查活动,同学们收获颇丰。请你结合调查情况及现实,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为“六大房山”建设提出发展建议。(注:六大房山一红色房山、活力房山、精致房山、大美房山、平安房山、幸福房山)
2023-06-05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主观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让我们用一种非常宏观的分期目光来凝视这段历史,就能看到几乎在同一时期抑或稍晚一点,即距今70万—20万年前,今天的北京郊区也有了活跃的原始人群。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同时期内涵最为丰富和系统的直立人文化遗址,因此我们必然的视它为中国古人类发展的一块里程碑。但是,“北京人”决不是这一时期中国境内唯一的人群,在湖北的郧阳、河南的南召、安徽的和县都发现了直立人的化石或他们留下的石器。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白天,男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一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材料二   1986年,青铜器“克盉”出土于房山琉璃河1193号大墓,是燕都遗址出土的最珍贵文物。青铜器“克盉”记载:(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微族。克进驻匽(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


(1)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能够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填“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填“未涉及”。
①北京人出现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                                                    ) 
②北京人的发现对世界和中国古人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③北京人是这一时期中国境内唯一的人群。                                             
④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                                                                        
⑤北京人已学会用火,并能够保留火种。                                             ) 
⑥北京人生活的环境温和湿润。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克盉”上文字记载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政治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哪一时期,并根据所学内容说说这一制度目的。
2023-03-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我国是出土古人类遗址非常丰富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5年发现于云南的元谋猿人,是我国已发现的较早的人类……在元谋人化石出土的地层中,发现有人工打制的石器和骨器。还发现大量炭屑和两小块烧骨。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929年是北京猿人遗址发掘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在发掘中发现了中国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在1930年的继续发掘中,人工打击痕迹清楚的数件石制品被发现。1931年发现更多的石制品、烧骨、烧石及灰烬等。

——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

材料三   郑州某历史社团进行以“文化传承,大河先行”为主题的大河村遗址研学活动,内容如下:

序号研学内容
了解大河村遗址概况
欣赏绚丽彩陶,品味仰韶文化
学习制陶课程
参观遗迹厅,感受六千年前“星空下最美的村落”
情境体验:大河村先民的一天
学习锡补工艺课程
(1)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任选材料一、二的内容完成一组史实和推论。
示例:史实:在元谋人化石出土的地层中,发现有人工打制的石器和骨器。推论:元谋人已经会制作打制石器。
(2)将上表中研学内容进行合理分类,在B处补充提炼一个主题,并补充与主题对应的研学内容。
主题A.参观遗址、文物B
对应事件(填序号)①②⑤⑥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了解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名片解读:

①名称:______②距今时间:______③发现地点:______④该遗址的重要地位:______
(2)学会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请你完善年代尺的内容。

(3)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什么远古居民使用的陶器和种植的作物?

(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考古发现有什么意义?
2022-11-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在人类的历史上,工具的每一次变革,都带来了划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并随之带动社会形态的变革。临翔中学的同学们以“工具演变与社会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完成下面学习任务。
任务一   【呈现图片——了解劳动工具】
(1)下面图片呈现的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劳动工具。请分别简述其所承担的历史价值。

任务二   【展示材料——解读交通通信】
(2)据材料,概括交通、通信工其的改进对人类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工业革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蒸汽机车将廉价的工业品运往各地的市场,便捷又便宜。船只的改进,使发达国家的原价制造品可以运往其他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汽车和飞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商品价格更加低廉,人们的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使人们方使地建立联系,实现沟通,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因此而改变。互联网为人类获取知识提供了新途径,网上音乐,视频和游戏,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计算机互联网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摘自统编版教材《世界历史(下)》
任务三   【构建联系——阐释社会变革】
(3)工其的变革与人类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请结合上述探究及相关知识,以“工其演变·社会变革”为题,从下框中任选三个词语,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
铁农具   火车   电报、电话
飞机   微信   三次科技革命

2022-05-09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主观题
10 . 再现史前人类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寻找证物]

初一某班历史课堂: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①北京人长相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顴骨突出、嘴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②白天,男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有关“北京人”的化石与遗存物(北京人遗址出土)



[进行解释]

以下是同学B搜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



(1)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填写图号)
(2)图7是哪一个原始居民的房屋?这种房屋的名称是什么?
(3)图8是哪一个原始居民的房屋?这种房屋的名称是什么?
(4)图7、8所代表的文化大致处于同一时期造成这两种房屋构造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在此影响下,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5)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2022-02-15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