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在历史长河中,货币以不同的形态流通于商贸体系中,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影响政治和文化,体现出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后,各诸侯国的旧钱币不再进入社会,圆形方孔钱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这不仅意味着奇形怪状的货币不再流通,今后货币形状会规范统一,还代表着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货币改革取得成功。

——陈慧《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与发展论析》

材料二   日本仿唐风气盛行,政府曾多次派“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受唐朝货币制度影响,708年,日本正式在奈良仿照唐“开元通宝”铸造“和同开珎”。这是见于文献记载的日本历史上最早的自铸货币。

——王永生《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开元通宝                           和同开珎
                      (唐)                                   (日)

材料三   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整理了以下学习资料(部分)。

时期语文历史地理科技
北宋《水浒传》:林冲发配,路经柴进庄上,庄客拿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当时一斗米约合今天十四斤,铜钱十贯约重七十斤,两者相加重八十多斤。礼可谓“重矣,可是披枷带锁的林冲如何带走呢?商业贸易发展使货币流通量开始大幅增长。流通的货币以铜钱和铁钱为主,跨区域贸易需要远途运输和大量货5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其中叉以海拔1500-3000米的山地为主,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四川的雕版印刷业发达,所生产的纸是印制纸帛的上佳原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货币改革取得成功”的事件并概述其意义。
(2)说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北宋货币的“演变”,概括北宋货币“演变”的主要原因。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认识。
2023-09-0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秦朝和汉武帝时期,分别使用的钱币是(     
A.刀形币和五铢钱B.圆形方孔半两钱和刀形币
C.五铢钱和铜钱D.圆形方孔半两钱和五铢钱
2023-04-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12月考试历史试题
3 . 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传达中央政令。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制定笔画规整的文字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是
A.大篆B.小篆C.隶书D.金文
2022-04-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遵义第一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12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的必然选择,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管,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的设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举两例说明丝绸之路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材料三的这首诗颂扬“秦王”的什么功绩?
(5)为了巩固这一成果,“秦王”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度。
2.秦始皇是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一切大权。
3.秦朝在各地推行不同种类的货币,以利于经济的发展。
4.秦朝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
5.以上图片反映了秦的统一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郭沫若所说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是谁提出的建议?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3)材料二中这一建议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析上述二则材料中所提到的措施,都起到了什么相同作用?所采取的方法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2019-12-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施秉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A.AB.BC.CD.D
2019-01-30更新 | 1899次组卷 | 146卷引用:贵州省施秉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请阅读两张图片材料:

请回答:

(1)两幅图反映了秦始皇统一后的什么措施?实行这些措施的原因是什么?-—

(2)秦始皇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把什么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

(3)秦始皇采取的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10 . 1975年,在湖北云梦秦墓出土了大量的秦简,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       )
A.楷书B.隶书C.小篆D.金文
2017-12-12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