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丞相是皇帝的重要辅臣,设立和废除这一官职的朝代依次是(     
A.隋朝、明朝B.秦朝、明朝C.秦朝、清朝D.汉朝、明朝
2024-04-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岷阳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铜权”,上面刻铸有“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铭文。该铭文的字体应该是(       
A.大篆B.小篆C.楷书D.行书
2024-01-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3 . 以史为鉴,回溯秦的兴亡,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秦之兴】

材料一 (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1)材料一反映的和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回答“民勇于公战”的原因是什么?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法”对秦国的发展产生的作用?

【秦之立】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2)材料二中“秦王”指的是谁?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秦之治】

材料三



       图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图二                                      图三
(3)据材料三图一,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行政制度?图二和图三分别反映了秦朝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

【秦之亡】

材料四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4)秦王朝统治昙花一现,二世而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3-11-0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渭源县龙亭学校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1)图1中的文字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

材料二:



(2)上图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今天提倡的教育公平源于他的哪一教育主张?我们可以从哪一著作来了解他的思想?

材料三: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华史纲》


(3)材料中的“黄金时代”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什么局面?它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4)进入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023-11-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渭源县龙亭学校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的盛世奠定了基础。秦朝和隋朝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都开创了一番盛世
B.都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都曾采取有利于统一的措施
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6 . 材料一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言论出自何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3)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4)材料三中“操遂能克绍”,指的是哪次战役?该战役的特点是什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形成的?
2023-08-1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阳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和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
①兼并六国,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废分封,置郡县,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
②设置桂林、象、南海等数郡,大批内迁民众南迁之后,与南越、西瓯人杂居共处。
③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南地以及榆中一带的广大地区,并修筑长城。
汉武帝
①继续汉初以来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的努力,尊崇儒术、推恩王侯子弟。
②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西域各地方政权与汉朝频繁交往的时代:
③平定西南夷,设置郡县,册封首领,使治其族。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后,在内无饷械、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不甘做亡国奴的台湾人民和部分留台清军,对日本的占领进行了顽强抵抗。从1895年5月到10月台南陷落,台湾军民与日军进行了大小100余次战斗,抗击日本3个近代化师团和1支海军舰队,先后打死打伤日军3.2万多人。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好,为了香港、澳门好,为了港澳同胞好。”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与汉武帝统治措施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是通过什么条约割占台湾的?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国两制”构想是谁创造性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认识。
2023-05-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崇文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_____,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横线处应是(     
A.皇帝B.太尉C.丞相D.御史大夫
2022-09-12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等措施的实施,其共同目的是(     
A.提高教育质量B.加强思想控制
C.推动经济发展D.促进民族交融
2022-09-03更新 | 633次组卷 | 26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巩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丹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
A.沿用禅让制B.实行分封制
C.建立郡县制D.实行行省制
2022-06-20更新 | 929次组卷 | 27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