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9 道试题
1 .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唐尧传位给虞舜,同时传了允执厥中四个字;虞舜传位给大禹,同时传了尧舜十六字心传。
(1) 材料一涉及这种传位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2) 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的局面从何时开始的?标志着哪一制度开始确立?
材料三: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3) 材料三体现了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施行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秦朝时全国共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
(4) 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采取了哪一制度?
(5) 依据以上材料和你所学的知识分析,我国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探究二 经济篇
(3)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农耕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
(4)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请列举典型一例来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社会大变革。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5)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宋、元时期创新的文学体裁和我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 感悟篇
(6)根据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 .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思想篇】

(1)识图后请把三个人物分为两类,并说明划分依据【政治篇】

(2)根据图四指出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什么?图五中的人物对这一体制的中央机构是如何改革的?

【改革篇】

材料一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材料二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士崇尚的行头。

(3)根据材料一说说,出现这些变化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4)材料二现象的出现,源于日本19世纪中期的改革的哪一改革措施?

4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与汉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现大一统的时期。
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
——摘自七年级历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秦汉时期,为推进大一统局面的出现起关键作用的是哪两位封建帝王?为加强思想控制,他们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分析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他们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从秦汉时期起,国家的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综上,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5 . 秦始皇(下图),自古以来评说不一。李白赞他“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司马迁说他“刻薄寡恩,心如虎狼”……。

请你也来评一评。

(1)【收集资料】班级的同学们从不同途径收集了有关秦始皇的史料:如影视作品、历史小说、文物古迹、民间传说等。你认为哪一种史料是最可信的?

(2)【整理资料】

①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②统一度量衡。

③有车裂等十多种死刑。

④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⑤统一文字。

⑥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如下图所示。

A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你认为上述哪些材料可以论证这一观点?(只填序号)

B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暴君。你认为上述哪些材料能够论证这一观点?(只填序号)

(3)【论从史出】分析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简练的话评价秦始皇。

6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初期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秦始皇完成统一的历史条件。
(3)材料三中“占主导地位的制度”是指什么制度?简述其主要内容?

7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秦朝开创了大一统的基业,汉朝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扫六合”是什么意思?秦朝在政治上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来巩固这一成果?

(2)秦始皇、汉武帝在政治上分别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维护统一?

(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对待儒学方面,秦始皇和汉武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本目的是什么?

8 .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以上缴纳给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多万人,繁重的傜役,迫使成千上万的人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材料三:秦朝的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死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居都要受到牵连。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的处治。
材料四: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六合”指的是哪六国?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3)材料四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讲这句话是为什么?此人后来有什么壮举?
(4)材料二、三与材料四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
(5)对于秦朝的建立者秦始皇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的评价如何?(友情提醒:从功过两方面回答。)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国君享有一定的权力和义务。不承担义务者,将受到惩罚。春秋时期,王权衰落,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出现了春秋五霸,割据称雄的局面。

材料二:秦始皇召集群臣朝议。丞相王绾等建议实行分封建国,管理地方。廷尉李斯建议建立郡县制管理地方。秦始皇说:“朕看廷尉的意见很好,地方就实行郡县制吧!”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

(2)实施上述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一分析实行这种制度的结果是什么?

(3)你认为当时的国君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4)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比实行材料一的制度好,为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