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疆域及对后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从朝代统治疆域面积来看,图一和图二哪个更为广大?说出你的理由。
(2)图二中斜线部分是今天的哪一地区?   当时的中央政府设置了哪一机构来管理这一地区?     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2024-03-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根据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判断下列适合作为该示意图名称的是(     
A.秦朝形势图B.灵渠示意图
C.大泽乡起义D.西汉形势图
2024-03-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但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秦的统一(     
A.加强民族交融B.促进了各地联系C.加强了中央集权D.顺应了时代潮流
2024-03-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     
A.岭南B.咸阳C.陇西D.辽东
2024-03-1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省命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部分)

二十六年(前221年)“为始皇帝……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二十七年巡陇西、北地……治驰道
二十八年器械一量,书同文字
三十二年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匈奴),略取河南地
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


(1)给材料一中图三命名;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图一到图三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始皇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主要影响。(至少写出2点措施及相应的影响)
2024-03-1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后,秦朝铺设以首都咸阳为中心辐射于全国的驰道,并对在道路上行驶的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作了统一规定。为了与匈奴作战时能迅速地将军队派往长城,加强了对云、贵一带的控制。一条道路可以通往帝国最偏僻的地方,就中央而言,都意味着妨碍了对那里的统治。

——(日)鹤间和幸《秦汉帝国:始皇帝的遗产》

材料二   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文化的统一和地域的统一

——张践《儒家“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基础》

材料三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时期……它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及凝聚核心。秦汉的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同为一体的现实。

——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1)依据材料一,写出秦朝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的举措,概括这些举措实施的政治意义。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分别指出汉武帝为实现“文化的一统”“地域的一统”采取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指出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2024-03-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阪泉激战,最终打败蚩尤。
(2)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3)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晋四个王朝。
(4)孝文帝力排众议,494年迁都长安,并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
(5)祖冲之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024-03-09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等3地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8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临洮,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2)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3)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琉球,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道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
9 . 从地图中能窥探出历史的演变。请按时间先后给下列地图排序(     

                                                                                                                                                                               

                                                                                                                                  
A.①④⑤③②B.①④③②⑤C.④①③⑤②D.④①③②⑤
2024-02-2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天下苦秦久矣。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回:“敬受命。”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三   朱绍侯认为,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郭沫若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长期以来我国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郭沫若《中国史稿》


(1)材料一包含的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2)写出与材料二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我国古代“大一统”的积极作用。
2024-02-2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