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6 道试题
1 . 读下表,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中华文明的传播

时间传播
公元的1世纪一公元3世纪汉字已经传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大约公元4世纪①(宗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在各国得到发展
8世纪以后中国的②(发明)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0世纪③(汉武帝时期及此后中国历代王朝所推崇的思想)成为朝鲜、日本等国的官学
14世纪火药经④(民族)人传入欧洲
15世纪初伴随经灾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表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两个不同的视角、说明中华文明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3)综合以上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文明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奥秘何在?
2024-05-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历史试题卷
2 . 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下面一组史料

材料一 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得到了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二 

注:和同开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流入中国的日本铜钱。是邻邦流到中国最早的方孔圆钱,系仿唐开元通宝而铸。
(1)从史料类型来说,上述搜集到的史料分别为什么史料?
(2)通过这些史料,你认为兴趣小组要研究的主题是什么?
(3)材料一中有两个结论,请你为这两个结论分别找一个史实证明?(不得重复材料中史实)
2024-05-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逐渐融入中国社会,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新罗的舞蹈《白杨舞》成为唐朝宫廷舞蹈中的一种流行形式。材料表明(     
A.唐朝文化世界影响力大B.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C.民族交融促进文明发展D.汉唐是我国古代最强盛王朝
2024-05-2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第一中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成员整理了部分世界文明交流的大事记(见下图),从中可看出(     
世界文明交流大事记
1世纪,白马寺在洛阳建造,中国丝绸衣服在罗马成为时尚。
7世纪,唐朝长安建有基督教堂,印度天文历法传入中国。
13世纪,中国的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马可·波罗来华。
A.中华文明具有世界领先性B.外来文明影响着中华文明
C.世界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影响D.世界文明交流形式丰富多样
2024-05-20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长期处于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这为宗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下列相关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道教诞生B.罗马帝国压迫犹太人——基督教诞生
C.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等级森严—佛教诞生D.阿拉伯半岛部落仇杀—伊斯兰教诞生
2024-05-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_宽城区2024年中考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初中历史
6 . 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学西渐”是指古代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高潮: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明时期。公元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即先从科学技术开始,包括四大发明、陶瓷、冶金、纺织等,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过程,出现两次高潮: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和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这两种文化传播过程都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摘编自《“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之分》等

材料二以儒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对异质文化极其包容性和同化能力。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到了“天下车同轨,书同文”之后多元文化逐渐融合而形成统一的汉文化。汉文化也有其开放性,印度佛教的传入并在中国得到广泛而久远的传播就是明证。元朝和清朝都是由与汉文化性质相异的文化主体统治的朝代,这两个朝代都经历了异质文化内互相并存到逐渐互相融合的过程。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文化的开放性更其明显,而且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等,中华文化的开放性越来越强烈。

——摘编自《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1)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一回答:列举宋元时期我国传入欧洲的科学技术成就两例,并指出“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用识,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论述史论结合,有标题、有结论、逻辑严密;100~200字。)
2024-05-11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东汉中期以后,“太子年幼继位,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除掉外戚,又演变成宦官专权的局面。”这种现象引发的政治,社会动荡(       
A.是佛教产生的重要背景B.是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C.推动了安史之乱的爆发D.是郡县制的弊端造成的
2024-05-09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
8 . “它给予贫苦人民以一个‘死后天国’之期待”“方士走向民间的时代,正是东汉末季大饥、大疡疫的时代”。这几句话旨在说 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A.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B.体现了专制统治的强化
C.迎合了苦难人民的心理D.见证了中外交往的成果
9 . 【古代体育活动】

材料一   汉代的体育活动根植于汉代的思想和意识形态之中。汉初,各家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发展。70多年后,“射、御、数”的体育教育从“六艺”中剔除,竞争性和对抗性强的体育活动也逐渐变成了传习封建礼节、宣传封建道德的手段。东汉时期,更多的人追求“长生不死”和“肉体成仙”,所以,这时的体育活动特别注意保健和强身的功能。当时,讲呼吸守意的习禅方法与养生健体相互结合,也为体育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摘编自钱文军《汉代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思想基础》

材料二   《旧唐书·高丽传》记载,中国的围棋、蹴鞠等传入高丽。唐初,马球运动从西域等地传入国内,遇有重大节日,常会举办马球赛活跃气氛;唐朝有的皇帝还在军队中用马球训练军队。唐代墓葬中出土了类似罗马人的拳击俑和摔跤俑,而东罗马则吸收唐15柱球这项体育运动。

——摘编自李重申《中国马球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时期体育运动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体育活动的特点。
2024-05-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荆楚初中联盟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10 . 中国古代的香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室内焚香肇始于春秋战国,两汉时期熏香风气在上层社会流行开 来,来自西域各国的香料也在此时传入中国。唐代用香更为增多,佛教与外来 的印度文化为中国的寺庙带来了大量的新香料,而众多的有关焚香和香料的习 俗和信仰也随之传入了中国,从而加强和丰富了中国古老的焚香传统。作为礼佛的重要活动焚香,向道教和儒家礼仪渗透,吸引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

——摘编自田梓榆《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

材料二:宋代是香文化的高峰。香药在当时海外进口贸易中占有重要位 置,是仅次于盐业、茶业、酒业等的一大产业经济。进入宋代,香药的使用不再 局限于上层社会的王公贵族官僚,也开始大量进入下层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饮食用香、建筑用香、节日习俗用香等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摘编自夏时华《宋代香药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汉唐时期香文化发展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香文化盛行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