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32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中国古代多次出现人口南迁,其中南宋时期人口南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海上丝路贸易达到顶点
C.江南经济重心地位确立D.给江南带来了人口压力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经济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特色,折射出历史的光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指的是隋朝什么河?此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2)写出材料一中图中河流的南北两至点:
A:________;B: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河开凿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宋代时期开始在闽江、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广泛种植水稻。而宋朝寒冷期时,为小麦在南方种植提供了先决条件。随着小麦和水稻在南方的普遍种植,南方的经济已经远远超出北方的经济。

——摘编自陈天成《气候变化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

(4)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宋代从越南传入的哪一水稻品种使宋代水稻产量大幅提高?宋代不仅农业发展迅速,手工业成就也非常突出,其中北宋兴起的哪一地区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材料三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5)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宋朝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了哪一机构加以管理?

材料四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6)从材料四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宋代科举考试中,各省参加考试及录取的名额均有限定。为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的均衡,北宋熙宁年间,政府特许北方五路地区推荐学生免考“发解试”(考中即为举人),而直接参加省试,免试名额占各地总额的三分之一。此类现象出现的实质是(     
A.北方人口南迁B.户籍制度的管理混乱
C.科举录取公平D.经济重心南移的加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天宝八年南北方仓储粮数:北方62713086石,南方19087019石。宋神宗元丰六年南北方垦田面积:北方1.44亿亩,南方3.18亿亩。唐朝后期,江淮流域兴修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达60余项。与此同时,经历连绵战火的黄河流域新修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仅有两项。

——摘编自[北宋]欧阳修《新唐书》等

材料二   西汉至南宋南北方户数变化图

——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其体现出的农业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可以证明“南宋时南方已成为经济重心”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方和南方户数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以上趋势形成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宋神宗元丰年间丝织品(万匹)和丝绵(万两)租税额和上供额的数据(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典别黄河边域长红流暖
兵中的新华
且免氧37.3948.4823.28
38.0660.4225.01
丝绵35.5562.6421.71
蝴蝶27.1172.1630.79
18.3281.2126.44
丝蝉6.1294.8868.17
A.北宋政府税收完全依靠丝绵B.丝织业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C.南方纺织技术水平超越北方D.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期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黄石市实验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代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太湖流域也相对集中;到北宋终于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南方各地的政治人物,如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等。与之相关的是(     
A.君主集权强化B.政治中心南移C.民族关系紧张D.南方经济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统计,杭州户数在隋朝时约有1.5万户,在唐贞观年间约有3.5万户,在北宋元丰年间约有16万户。杭州户数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大运河的开通C.国家完成统一D.南方政局稳定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2024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中考七模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西汉初年文景之治的局面B.唐朝时巴郡经济的发展
C.两宋时南方成为经济重心D.清朝时期康乾盛世局面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押题卷(五)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南宋时期,我国福建地区人口上升至四百多万,时人评价说“昔瓯越(注:指东部沿海的古民族)险远之地,今为东南全盛之邦”,成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地区之一。材料反映南宋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是(     
A.人口增长边疆巩固B.福建成为政治中心
C.贸易发达财政雄厚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期事件
先秦①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秦汉②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魏晋南北朝③西晋末年以来,北方移民在江南地区开墨荒地
④北魏孝文帝下令禁胡服,服装采用汉制
隋唐⑤文成公主将丝绸以及历法带到吐蕃
⑥唐玄宗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行改革
⑦安史之乱以后,北方人迁到江南
宋元⑧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明清⑨朱元璋废除丞相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⑩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金印

——据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编制

阅读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写出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