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31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南方人口占当时总人口的比重,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B.南方经济的发展
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D.北方战乱频繁
7日内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2 .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唐宋元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七年级(14)班探究小组围绕“和谐”这一主题,设计了以下探究任务,邀你一起来完成。

任务一   【打造经济和谐】

材料一   如表:

朝代项目南方诸路北方诸路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赋税(贯)35811000450950004456
南宋(1196年)赋税(贯)60000000143190008119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种现象完成是在什么时候?

任务二   【创造政治和谐】

材料二   联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宋太祖

(2)材料二叙述的是宋太祖采取哪一政策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北宋的政治统治产生的积极影响。

任务三   【营造民族和谐】

                            

(3)认真观察上面两幅图,指出图一到图二、民族政权关系有何变化?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3 . 从历史地图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现象推动了(       

A.民族政权并立局面出现B.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
C.全国性商业网络的形成D.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据《春秋左传》所载,春秋时筑城原因不外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的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宋代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强,逐渐出现了纯粹经济功能的工商业市镇。

——《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兴起的原因,并结合史实说明宋代以后城市功能发生的变化。
(2)据材料二,写出A点到B点所处时期的时代特征。概括A点到B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这一现象发生的变化。
(3)综上所述,归纳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6月)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西汉2年至南宋1187年北方人口由974万户减少至679万户,南方人口由262万户增加至1238万户。这说明西汉至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A.商业贸易日益繁荣B.海外贸易更加兴盛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中外交通不断扩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太湖流域也相对集中;到北宋终于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南方各地的政治人物,如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等。与之相关的是(       
A.君主集权强化B.政治重心南移C.中外交往频繁D.南方经济发展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三中学校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7 .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经济发展是中华文明不断传承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两朝南北方人口对比表

时间南方北方
人口/万人占全国人口比例/%人口/万人占全国人口比例/%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208040312060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550065.5290034.5

材料二   在古代,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农业发展。……南方利用间歇轮作等方式,使一年内农业丰收三次,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后来,南方修复水利,大面积增加种植,开始围水造田,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在唐朝江南地区,农作物生产主要工具包括碌碡、砺、耙、犁等,土地经过犁田处理后,将土块用耙碾碎,并拔掉杂草,最后用犁将地面压平,使土地达到种植标准。后来又引进……农作种植变为先耕地,然后耙田……农作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1)材料一中的数据反映了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说明唐宋时期我国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及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唐宋历史中任选一个史实(材料中出现的和示例除外),参照示例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如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
【示例】在唐朝时期发明的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适合于精耕细作,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唐朝农业的发展。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2世纪时,南方人口已近北方的两倍,垦田数和赋税总额都超过了北方。这表明(     
A.宋朝统治者重视南方B.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C.金与南宋并立D.自然经济瓦解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研读下面文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南宋时期(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A.江南人口大量增加B.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
C.江南一直比较富庶D.都城临安是南方政治中心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知识结构图,该图体现的学习主题是(     

A.古代农业的繁荣兴盛B.民族关系的交融发展
C.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D.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多校联考2024年中考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