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抗战的爆发及日军暴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按时间顺序排列上述史料。(写出字母即可)
(2)属于一手史料(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产生)的是________;属于二手史料(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的是________。(写出字母即可)
(3)任选一则二手史料,说说其诠释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4)综合上述,你有什么感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如果要研究南京大屠杀,下列属于一手史料的是(       
A.华人学者著作《南京大屠杀》B.日本学者著作《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C.电影《南京1937》D.1937年报纸日本“百人斩”新闻
2022-01-1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此济南邮政推出了纪念邮戳(下图)。下列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是(史料实证)(     

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史料一般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如果要研究南京大屠杀,下列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张纯如著,1997年)
B.《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加藤阳子著,2019年)
C.电影《南京!南京!》(陆川执导,2009年)
D.日本“百人斩”新闻报道(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
2024-02-23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两种类型。据此,指出以上三图所示史料所属的类型。
(2)综合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提示:从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共同点出发,提炼观点。
2023-05-0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2八年级上·广东·专题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两种类型。据此,指出以上三图所示史料所属的类型。
(2)综合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提示:从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共同点出发,提炼观点。
2022-08-26更新 | 24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历史分项汇编(广东专用)
7 . 照片是对当时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一手史料。下列照片共同反映了(     

A.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B.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
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配合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024-05-1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司马初中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一)孙中山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址照片(图二)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离陕前所写手谕(图三)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两种类型。据此,指出以上三图所示史料所属的类型。
(2)综合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提示:从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共同点出发,提炼观点。
2022-05-11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部民族抗争史。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幅漫画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三   史料实证是考察历史的真实性的有效方法,通过研究过去留下的史料、图片、遗址、地图等来还原历史真相,观察下面图片并阅读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1931年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搬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义勇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同时,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摘编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四   以下材料是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的部分目录

材料五   我们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宣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庄严表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三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重要事件,如何理解三幅漫画反映的事件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分别通过哪些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3)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有什么重要影响?根据材料文字,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东北的抗日武装的?
(4)材料四的目录出现了错误,请改正,并说明理由。(提示:理由从时间和影响两个角度思考)
2024-05-27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文字是摘自1937年12月侵华日军第十三师团一名士兵的战地记录。该记录(     
12月17日   
南京城外上午9时从宿营地出发,参加具有历史意义的盛大的司令官南京入城仪式。下午5时,前去执行枪杀一万三千名敌军俘虏的任务。两天时间,山田部队枪杀了近两万人。好像所有部队都把俘虏枪杀了。
A.可以作为史料来研究南京大屠杀B.主观性较强,基本不可相信
C.体现作者对日军暴行的强烈不满D.全面还原了南京沦陷的真相
2024-02-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