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工人阶级的奋起,这是一支真正能置一切反动派于死命的伟大生力军。


(1)材料一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材料二波兰《人民论坛报》社论: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 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


(2)材料二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指什么?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伟大”之处。

材料三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3)材料三反映的这种变化得益于我国实行的哪一重大决策?
(4)综合以上材料,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2020-03-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内蒙古包头市初中升学考试预测卷(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如下面表格)

1980年产量5.2亿公斤
1981年产量6.7亿公斤
1982年产量7.15亿公斤

材料三   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睡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

——统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1980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江三角、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
(2)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3)根据材料二回答,凤阳县农业生产呈现什么趋势?其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分析,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与深圳同年建立的属于广东省的经济特区。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特区的作用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当今对外开放格局是什么?
2021-07-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国40年扶贫基本情况表。
   主要扶贫机制贫困人口变化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变化
体制改革主导
的扶贫开发(1978-1985)
农村制度改革从7.7亿人减少到
6.6亿人
从133.6元提高到359.3元
解决温饱
的扶贫开发
(1986-2000)
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困县为主的瞄准机制贫困人口下降到4.6亿人从359.3元提高到646.0元
巩固温饱
的扶贫开发
(2001-2010)
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困村为主的瞄准机制贫困人口下降到不足1.7亿人从646.0元提高到1275.1元
全面小康的
扶贫开发
(2011-2021)
举全党全国之力持续推进减贫
事业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从1275.1元提高到12588元

——摘编自汪三贵《中国40年大规模减贫:推动力量与制度基础)》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50字以上)。
2023-06-26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2(包头卷)-【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内蒙古专用)
4 .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78 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____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 年众志成城,40 年砥砺奋进,40 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编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结合所学,在材料一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会议名称,并指出该会议确定的全党工作的着重点。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 件。

——摘自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2)写出材料二中我国农村改革实行的制度。这种制度是哪个省的农民首创的?

材料三 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材料四 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摘编自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的创造性构想是什么?列举一例该构想成功实践的史实。
2023-07-1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中,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民本、德治”“仁政与法治”“礼之用、和为贵”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图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根据时代特点、国情变化和实际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建设方案。中国式现代化贯通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坚定不移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摘编自《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的提示内容,填写对应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中国特色。并指出21世纪,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的表现。
2023-06-0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方式,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代的商业贸易较之春秋战国时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秦始皇统一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因此,秦代的商业广告宣传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即在官府的管理下有了统一规定和要求。

——杨海军《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

(1)写出材料一中秦代商业广告宣传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新政府深深体会到舆论的重要性,利用新兴媒体广告等作为舆论传播的手段,来贯彻、实施新制度、新政策以启蒙民众。这一时期广告媒体最显著的就是报纸事业的大量出现,日本现代广告在新的社会和经济土壤中萌芽并成长起来,由此进入了现代广告的发展阶段。18717月政府又公布了新的新闻条例,开头即是报纸应以在知识上给人类以启发为目的而开启人民的知识,就是要打破顽固狭隘的思想,担任文明开化的先导

——摘编自秦臻《中外广告简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日本这一时期广告的特点,并简述其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1949—1952年底我国广告业的整顿和恢复时期,为人民广播广告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1953—1956我国对广告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组,那些分散的各自经营的广告行业被改造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公私合营的广告公司
1979—1986中国传统广告的复苏期,中国广告业突破了当时人们对广告的偏见,形成了最基础的广告市场,并开始引进国外广告的先进理论
1992年以来现代广告意识逐渐觉醒,中国广告市场开始步入繁荣时代。在中国广告探索现代模式的过程中,邓小平的视察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对中国广告的影响深刻而长远

——整理自杨海军《中外广告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相关史实梳理我国广告业发展的历程。
2023-05-25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2023-04-28更新 | 54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7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的展开了。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


(1)材料一中“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材料二   开放发展的理念是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遵循,揭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新时代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方向。更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学习强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在2001年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的具体实例,并说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不断发展的认识。
2022-07-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材料二

年份贫困人口规模(亿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7.739171
20170.304625974
20200.055132189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材料四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225日)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列举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能够取得全面胜利的认识。
(5)“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10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奋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至今仍处于以1840年为时间起点的历史性大转型之中,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大国由盛转衰,深陷“落后就要挨打”之后,重新崛起的轨迹,其与历史上“治乱交替”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

“历史性大转型”的起点
资产阶级的
探索
派别救亡图存事件救国方略或主张
维新派实行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

——摘编自顾骏《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面的表格。

材料二   下面场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开启新征程的重大历史时刻新时代



(2)结合所学知识,请任选其中材料二中两个时刻简述其“新”在哪里?

材料三   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危兆盖《论抗战精神》

材料四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并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著名战役一例。
(4)分析材料四中数据的变化,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得益于什么政策的实施?
(5)通过以上探究学习,谈谈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感悟。
2022-06-1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中考考前模拟练习综合卷(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