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总结历史的经验或教训,对现实以启示或借鉴是历史学的重要功能。请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 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局面。人类维持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便进入“冷战”时期,但是世界在整体上保持了和平状态。在这种和平环境中,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自我调节措施,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也在改革中曲折前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一种已经僵化的模式的失败,并非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发展。世界殖民体系在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最终全面崩溃,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独立后的民族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变旧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

2024-04-16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2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线索时间轴


   
请回答:
(1)中国的“一五”计划借鉴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举一例“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吸取苏联教训,变革这种僵化模式的?
(2)对比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启示。
2022-07-05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6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01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3 . 改革是强国之源,是富民之路。某校以“改革与时代发展”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古代改革】

材料一   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古代民主政治之顶峰。它关于国家大事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决策采取多数决定原则,崇尚法制的精神,为近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史实材料,也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最早的基础,虽然雅典的民主制度只是在很狭小的范围内实现的,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一种形式。

——摘编自李琼《浅析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摘编自《资治通鉴》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   为了使改革顺利进行,新政权在全国各地登记人口和检查田产。701年又发布了《大宝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大化改新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改革的纲领在实施中也不断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摘编自吴干麾、齐世荣《世界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以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的内涵。

【近代改革】

材料四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学者从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涨到三千人左右。然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摘编自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4)根据材料四,归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特点。

【现代改革】

材料五   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新的经济模式后来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摘编自岳麓书社《经济成长历程》

(5)根据材料五,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的具体内涵。

材料六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基本采用苏联模式,经济建设取得过巨大成就,但是后来社会经济却逐渐丧失了活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形成了新的经济体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摘编自刘日新《新中国经济建设简史》

(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经济体制的特征。并指出中国对这种经济体制进行调整的措施。
2023-05-29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押题猜想五 中外重大改革2024年中考历史终极押题猜想(全国通用)
4 . 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能山的提高,而且也表现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思想和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后期这一个多世纪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成功地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多国发展的伟大历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挫折,这说明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什么时候诞生的?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工业革命领域取得了什么巨大成就?而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领域也存在着成功和失误,请写出工业发展中严重失误的一场运动。
(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起点是哪个历史事件,由此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前进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苏联改革对当前我国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2018-03-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单元测试-普通用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