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观察,分析城乡变化原因(     

A.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挥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C.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D.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2024-05-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全国通用)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中国汽车协会的统计,截至199812月底,我国汽车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209.39亿美元;2000年,我国汽车行业新签约中外合资企业24家,总投资额5.1亿美元;2001年,汽车行业新签约中外合资企业17家,总投资额7.25亿美元。

——摘编自郭克莎、银国宏《1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

材料二   

新能源汽车出口在我国汽车出口中占比越来越高,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从出口数量来看,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5月我国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1.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5.7万辆,同比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保持高速增长,出口能力持续走强。

——柯婉萍《“双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汽车行业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
(3)从引进外资发展汽车工业到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你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2024-03-27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3 .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共道路探索”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同年7月,汪精卫在武江开“分共会议”。他们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中共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确定了“一五”计划的目标,并且不断选派大批优秀干部到工业路线上去,培养成为领导骨干。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当时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泼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

——摘自任学安、周艳著《复兴之路》

材料三

1998年,上海造币厂发行了一枚纪念章(上图),以纪念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该次会议的召开意味着全面拨乱反正的开始,是伟大转折的开始, 自此社会主义建设迈入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由此确立。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图A之间的内在联系。回答图A所示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指出从图A到图B说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一五”计划哪项成就?根据材料二,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概括“一五”计划取得胜利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根据材料三,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4)指出材料四所述中国道路是什么?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道路探索的认识。
2024-04-21更新 | 8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4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一】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的衰落

(1)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指出两次鸦片战争侵略军入侵路线的特点,及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位置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探究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上图为1949年10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其中一篇报道中的“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又被称作什么?观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比例的变化》数据表,分析1949-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探究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3)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发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币。其中三枚纪念币(如上图所示)背景图案分别为:安徽小岗村的禾苗和稻穗;深圳市建筑、港口、拓荒牛雕塑及飘带等组合;上海浦东标志性建筑及桥、江等组合设计。请结合相关史实,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币写一篇150字左右的介绍词。
2022-04-28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重庆市两江新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30年代大萧条时期,罗斯福利用刚刚兴起的广播媒介,用“谈话”而非 “讲话”的形式将自己的声音传遍全国,带进千家万户,一下子就将总统与民众的感情拉近 了,从而在心理上营造了一种休戚与共的神圣感。每当听到炉边谈话,人们就仿佛看见险上挂满笑容的罗斯福,所以有人说,“罗斯福与他们的距离,不比起居室里的收音机远”。

——摘编自《民国词典:“炉边谈话”——在全世界影响了一代人》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深刻认识到……否则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作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重大决策。四十多年来,党始终不渝坚持这次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所示史实分别与哪一政策有关。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个政策出现的相似背景。
(3)按照“面临的问题-采取的做法一取得的成效”的结构,举出一个其他国家在类似背景下采取行动的事例。
2024-03-27更新 | 14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1)依据材料指出二战后现代化研究理论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的背景,你认为中国选择现代化模式方面最需要注意什么?
2024-02-07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5 美国的崛起与中美关系-实战中考二轮核心突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1996年,《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修订时增加9000余条新词,如下海、市场经济、电脑、超市、绿色食品等。本次修订的背景最有可能处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2024-01-14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①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_____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77年2月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②时间和性质: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_______
2024-01-1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预习自测
9 . 某校九年级(1班)以“中国共产党史"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伟大开端]

材料一

   

上海     党的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是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党的三大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党作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

——摘编自姬轩亦《国祚密码》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意义和中共三大的决议,并结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面对危机作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

[伟大抗战]

材料二

   

1938年春,毛泽东在撰写《论持久战》。书中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大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的背景。并用抗战时期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人民战争路线的?

[伟大转折]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新时期”和“新体制”分别是什么?并说明中国共产党为进入新时代做了哪些思想理论的准备工作?

[伟大事业]

材料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摘编自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4)依据材料四,概括什么是“伟大事业”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实现这一伟大事业。
2023-10-31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庆安初级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西方海外殖民扩张,“为现代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地区人民却因此遭受了残忍的殖民掠夺。“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摘编自潘萌 刘际昕《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海外殖民扩张的背景并分析海外殖民扩张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自强运动标志着工业化的开始,并在中国播下了现代化的种子。大多数企业都开办在条约口岸和沿海及长江沿岸的城市,有助于上海、南京等大都市的发展;周国农业地区的务农人口被吸引到这些都市中作为产业工人或劳工,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工人阶级:这些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促使了中国新的管理和实业阶层之诞生。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2)材料二中“自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其影响。

材料三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4年“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正式提出
2017年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
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1万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3)从材料三中选择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或内容,提炼一个有关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言之有理。)
2023-10-10更新 | 3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历史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