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30年代大萧条时期,罗斯福利用刚刚兴起的广播媒介,用“谈话”而非 “讲话”的形式将自己的声音传遍全国,带进千家万户,一下子就将总统与民众的感情拉近 了,从而在心理上营造了一种休戚与共的神圣感。每当听到炉边谈话,人们就仿佛看见险上挂满笑容的罗斯福,所以有人说,“罗斯福与他们的距离,不比起居室里的收音机远”。

——摘编自《民国词典:“炉边谈话”——在全世界影响了一代人》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深刻认识到……否则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作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重大决策。四十多年来,党始终不渝坚持这次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所示史实分别与哪一政策有关。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个政策出现的相似背景。
(3)按照“面临的问题-采取的做法一取得的成效”的结构,举出一个其他国家在类似背景下采取行动的事例。
2024-03-27更新 | 149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礼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入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对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进行了深刻阐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丰同做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请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现中国梦的必须条件。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努力。
(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立100周年。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到的启示。
2021-06-28更新 | 17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长城怒跃黄河吼。眺中华,平型猎豹,台庄擒狗。胜利凯歌频奏起,倭寇投降低首。

——刘国勷词作

材料三:《人民日报》社论: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

——杨兆麟《时间开始了》

材料四:这个伟大的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的《人民日报》社论所评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做出进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哪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是谁?
2019-05-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2019届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改革是发展的直接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1)材料一中苏联“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指的是哪一经济政策?它是哪一政策推行引发危机的背景下出台的?

材料二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2)材料二中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什么?这一行动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觉醒,正是这个伟大的觉醒孕育下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广东视察时的讲话

(3)材料三中“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坚持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期盼中国能迅速摆脱困境
B.“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仍束缚着许多人的头脑,拨乱反正十分艰难
C.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
D.改革开放面临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6 .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而且发展速度日益加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从而削减总统的权力。为了给袁世凯做一个民主示范,1912年4月1日,孙中山亲自去临时参议院,宣布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一职。……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制转向民主制的开始,也是蹒跚起步的阶段,我们不能求全责备,毕竟这是中华民族的新的开篇。

——摘编自唐文立《风雨晚清:一个民族的百年涅槃》

材料二   17~19世纪世界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政治制度在西欧牢固确立起来。到19世纪末,全世界都落入西方控制下,文明之间的平等关系被打破了,西方确立了绝对优势。在西方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冲击下,非西方地区相继中断了自身原有的历史运行逻辑,而以不同的方式寻求自强,向现代化推进。

材料三   1978-2012年,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2012年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制转向民主制的开始”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以英国为例,分别写出这一时期英国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典型代表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1978年以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7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屈辱自强之梦】

材料一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摘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火热年代工业之梦】

材料二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摘自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等


【峥嵘岁月扬帆之梦】

材料三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迸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新时乐章复兴之梦】

材料四   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


(1)写出材料一图A①和②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一五”计划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领导人物是谁?他创立了什么理论?
2024-03-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进行工业革命之后就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之后的30年,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行不通的,是发展不起来的。

——邓小平

材料二   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果断而正确的。”

材料三   沿海沿江城市开放得差不多之后,对外开放进入“深水区”。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喀什将面向中亚、西亚的广阔市场,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内陆新的国际化都市。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时期中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出深圳在成为经济特区前后的城市面貌分别是怎样的?深圳作为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指出它在对外开放中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9 . 李老师以“共和国的记忆”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欣赏歌曲—感悟祖国崛起】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1)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2)从《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中可以感受祖国发生巨变的原因有哪些?

任务二:【释读图片——坚定道路自信】


(3)如图三幅图片都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光辉时刻。从中任选两幅,分别为其拟一段文字说明,反映图片的基本内容。

任务三:【时代风貌——传承精神文明】


(4)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历经几千年培育出来并不断丰富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社会文明在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请以“传承精神文明”为题,从下图任选三个关键词,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小岗精神——特区精神
2023-07-24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主观题
10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屈辱自强之梦】

材料一:


图A 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进程示意图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摘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火热年代工业之梦】

材料二:

   (宣传画·1953年)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摘自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等

【峥嵘岁月扬帆之梦】

材料三: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迸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一—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新时乐章复兴之梦】

材料四: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


(1)写出材料一图A①和②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一五”计划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领导人物是谁?他创立了什么理论?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