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从今以后 ,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工作。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此社论的背景是我国历史上发生了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
B.这个中心工作确定的目的是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
C.为实现这中心工作,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D.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党和政府率先在城市进行以国企改造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
2020-09-1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宁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2019-05-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自治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疆分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结合所学知识,导致材料(上图)工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哪一行业的改造?赎买政策的实施有何作用?

材料二   从1978-2021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78亿元增长至1143670亿元,增长了310倍,年均增长超过7%。2021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编自唐亚林等《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范式建构与路径选择》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哪一历史性决策?

材料三   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该“会”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哪一重大会议?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2023-09-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一次次碰壁、觉醒、实践、突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成功之路。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A所示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重要地位?图B所示事件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从图A到图B反映了中国革命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出路】

材料二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犁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开始建立中国的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这些“第一”出现的原因。分析毛泽东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原因。

【开辟中国特色新道路】

材料三   即使在改革之初的1978年,我国GDP也只有3678.7亿元,但到2020年已突破百万亿,增长至1015986亿元,40多年增长了约275倍。

——《百年复兴路》每日经济新闻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1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3)依据所学,分析我国经济在1978年-2020年迅速增长的内部原因。“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原因。

【开启社会主义新征程】

材料四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中共二十大召开前,中国取得的最新历史性经济成就。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023-05-08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新疆卷)-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实行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统计数据(部分)


   
年份农业总产值比重农村居民年均消费水平
农作物业林、牧、副、渔业
197082%18%117
198569%31%345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等

材料二   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经济出现的新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总结对外开放的特点?中国现代的开放与近代的开放有何区别?
(3)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2023-05-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材料二: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全会开辟的“新道路”是什么道路?并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在政治上“全面拨乱反正”的决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政策是哪一政策?分析这一政策能“让农民吃上‘定心丸’”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二: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月)

材料三:(1978年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的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下列各问: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哪一年召开的?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3)材料二中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在哪个方面改革实行的政策?
(4)材料三提到“(1978年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5)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变化,你有什么思想上的认识?
2021-08-1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塔城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对建国初期的国家情况进行的描述

材料二:



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

材料三: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的发言

材料四:1978-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年份


项目
1978199220022012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 62426 638102 398519 32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432 0277 70324 565

(1)依据材料一,说说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状况。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哪一经济发展计划?
(2)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材料二示意图中乙段到丙段发生变化和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4)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材料四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
2021-08-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共一大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我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出现在什么时期?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2)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粮食、棉花、肉类和原煤、钢、水泥等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改革开放'始于哪次会议?试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两点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的征程中应该怎样做?
2021-05-3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新疆阿勒泰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10 . 10天10夜的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并交付使用。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更是每一位建设者“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深刻体现。也正因为有一代人一代人的接力,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工匠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彰显。

——《人民日报》(2017080707版)

材料二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人民日报》(20200508日)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于党的哪一重大会议?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请写出材料三中福建省的“经济特区"。请以深圳特区取得的成就为例加以说明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4)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5)人们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来评价他的贡献,他是谁?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使中国成功地收回了香港和澳门?
(6)你认为材料四中,中国的高效“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原因是什么?
2021-07-2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第二师铁门关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