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类面临过很多次或果敢坚定、或审时度势的选择。鉴古知今,正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意义所在。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曾北上京津向李鸿章上书,但是李鸿章并没有重视他的意见……而在北上京津的过程中,他发现清朝的腐败比他原先了解的要严重得多,这时,他确信“和平方法,无可复施”,“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决心发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孙中山的思想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孙自远《浅析孙中山的革命认识变化》

材料二   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当局认识到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是称霸世界的前奏,苏联如被灭亡,他们自身也难保,因此,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吴于塵、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周恩来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

材料四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征程中做出的一些重要抉择。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末孙中山的思想有了什么“质的变化”?请用一句话概括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地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背景。该宣言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照片定格的历史瞬间发生在哪一年?尼克松的“破冰之旅”给中美关系带来了怎样的转折?
(4)从材料四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围绕“块择”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5-25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云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共和国之路》记载,各地就这一主题召开的讨论会达70余次,发表文章650多篇。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这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       
A.背景B.内容C.过程D.意义
2023-08-05更新 | 91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后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政府必须调整政策……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78年12月,党的这次会议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维埃政府调整政策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维埃政府1921年实施的新政策及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哪次会议。根据材料三,概括这次会议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认识。
2023-05-2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材料:     



(1)图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各做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
(2)简述图二中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历史背景。在这以后中共十四大提出了什么重大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从我国一系列改革措施及成就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022-03-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渝地遵循

材料二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两个凡是”是哪种错误思想的表现?
(2)针对“两个凡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讨论,讨论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回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什么思想路线?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2020-11-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10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为期一周的访问中,尼克松和周恩来进行了五次会谈。“在台湾问题上,尼克松重申了美国的承诺,即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不再说‘台湾地位未定’,也不支持‘台湾独立’;美国将谋求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并在四年内逐步从台湾撤军。”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根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数据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标尺中“伟大转折”指哪一历史事件?“百年圆梦”中,“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尼克松的此次访华在中美关系史上有何重要意义?你认为尼克松此番表态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哪一时间段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最多。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科技、外交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024-05-29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2024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是备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据《人民日报——习近平的新质生产力公开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主要集中在哪两个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原因;列举一项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具体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
2024-05-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8 .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曾经历的艰辛令人感伤,现今的自强不息让人赞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民族的历史来看……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成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至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21194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人数变化

时期192171927419341937年初19401947年底
人数(名)575796730多万4万多80多万270多万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月)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道光、咸丰年间的“军事失败”分别指什么?“觉悟的少数人”指的是哪一政治派别?
(2)请从材料二中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请对材料三蕴含的历史事件进行简要解读。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历史感悟。
9 . 百年党史谱就华章,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

材料三   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我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1)材料一中图一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什么决策?
(2)材料一中图二被命名为“乔的笑”,中国代表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图三中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
(3)中共十九大上把什么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谈一谈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4-04-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列宁在经过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原来的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

【材料二】单位:亿美元

1924~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从理论上来说,改革开放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从人民生活来说,广大老百姓希望尽快发展经济,解决温饱问题,改变长期缺吃少穿的局面。

——李忠杰《改革开放关键词——中国改革开放历史通览》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列宁采取哪一政策来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一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图7中1929~1933年前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下降的原因是什么。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政策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中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时应注意什么?
2024-04-1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