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逐步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为了迎接建国70周年大庆,某校九年级学生围绕“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材料一   A.194927日,在蒋介石10次登上《时代》封面之后,毛泽东第一次登上具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封面(见下图)。一个星期前,平津战役刚刚结束,古都北平和平解放。这篇报道的背景是,美国人眼中的亚洲英雄蒋介石眼看失去了中国,而几个月之后,毛泽东将站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B.198616日,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经济改革领导人邓小平为封面人物。《时代》周刊的高级编辑们表示,邓小平当选年度风云人物是基于如下原因:他在中国推行的新的经济政策,使世界上1/4人口的生活得到改善;世界局势将因此而更加稳定;中国经济政策的彻底改变,如果确实有效,将意味着对苏联模式的共产主义提出了另一个选择;这个改变将会给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带来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1949101日开国大典时,接受检阅的炮兵部队使用的还主要是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炮,以及一些土炮,只能打击地面目标。200910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国庆阅兵中,接受检阅的导弹方队,已经是包括地地常规导弹、地地中远程导弹、地空导弹、岸舰导弹、舰对空导弹、反舰导弹、洲际导弹、巡航导弹等多种导弹在内的装备方队了。……20177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的阅兵式上,陆上作战、信息作战、特种作战、防空反导、海上作战、空中作战、综合保障、反恐维稳、战略打击9个作战群按作战编组接受检阅。

——摘自部编入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A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毛泽东此时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国际国内背景是什么?
(2)材料一B中“他在中国推行的新的经济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这种新的经济政策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至少写出3个不同的角度)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所描述的建国近70年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要求答出两个不同角度)
2023-09-11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任丘市第八中学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情总是发展的。一九--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11月)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原本缩小了的差距越拉越大。经过十年“文革”,也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从此中国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其基础和源头是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

——习近平


(1)材料一中“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社会性质的这一改变,是哪一事件作用的结果?
(2)据材料二,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这次会议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2022-09-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材料一: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摘自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这一崭新的试验很快取得明显成就。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认为党的中心工作应该是什么?这一认识是从哪一历史事件的教训中获得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这一崭新的试验”是指什么?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有哪些?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材料所述史实出现的共同国内背景。
2021-08-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原本缩小了的差距越拉越大。经过十年“文革”,也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材料二

中国大事记

同时期的世界形势

1986年

制定《863计划纲要》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已经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尢里卡计划”等相继提出。


1980-1989年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有20个,1990-1996年成立了69个。如今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经济组织推动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1991年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5年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9年

成功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

2001年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

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2003年

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

2010年

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1)依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2)依据材料二,大事年表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哪些领域的巨大成就?结合同一时期的世界形势,概括指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给你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015-07-14更新 | 336次组卷 | 10卷引用:【万唯原创】2019年河南面对面第一部分河南中招考点速查模块三中国现代史主题十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30年代大萧条时期,罗斯福利用刚刚兴起的广播媒介,用“谈话”而非 “讲话”的形式将自己的声音传遍全国,带进千家万户,一下子就将总统与民众的感情拉近 了,从而在心理上营造了一种休戚与共的神圣感。每当听到炉边谈话,人们就仿佛看见险上挂满笑容的罗斯福,所以有人说,“罗斯福与他们的距离,不比起居室里的收音机远”。

——摘编自《民国词典:“炉边谈话”——在全世界影响了一代人》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深刻认识到……否则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作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重大决策。四十多年来,党始终不渝坚持这次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所示史实分别与哪一政策有关。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个政策出现的相似背景。
(3)按照“面临的问题-采取的做法一取得的成效”的结构,举出一个其他国家在类似背景下采取行动的事例。
2024-03-27更新 | 14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改革在路上,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罗马召开,专家告诉我们,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有正走向灾难。便事实上,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

——赫拉利《未来简史》

材料三:珠海在首批经济特区之列,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四:广东省人大代表、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何宁卡在26日上午举行的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首场记者会透露,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顺利完成,预计有望在近期获得批准实施。下一步,广东将联手港澳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证券报》


(1)结合材料一,“我皇实行变法自强”的背景是什么?列出导致戊戌政变发生的一条变法内容。简要说明这场变法在近代化探索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决策是什么?从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谈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珠海能够成为首批经济特区的条件,指出特区特在哪里?
(4)请你为大湾区发展提二点建议?
2024-03-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沧州市任丘第八中学中考一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1)依据材料指出二战后现代化研究理论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的背景,你认为中国选择现代化模式方面最需要注意什么?
2024-02-07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河北专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实际上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这次讲话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A.主要内容B.重要影响C.历史意义D.背景条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共和国之路》记载,各地就这一主题召开的讨论会达70余次,发表文章650多篇。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这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       
A.背景B.内容C.过程D.意义
2023-08-05更新 | 915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议的气氛紧张而严肃,但进展非常顺利,博古和李德是批判的对象,博古承认了一些错误,而李德完全不同意对他的批评。但绝大多数与会者感到欢欣鼓舞,会上许多同志要求毛泽东代替博古领导全党工作,这是众望所归,但毛泽东不愿意,所以常委进一步明确分工,确定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在渡乌江前又决定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负责全权指挥军事的三人团。

——摘自《杨尚昆回忆录》

材料二   在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式上,华国锋、邓小平分别在会上讲话,华国锋就“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问题做了检讨,华国锋说“两个凡是”束缚了大家的思想,不利于实事求是地落实政策,不利于活跃党内的思想,责任主要由他承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华国锋说他同意中央常委的意见,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得好。邓小平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邓小平讲话的题目成为会议之后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

——摘自马立诚《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次重要会议?
(2)据材料二,归纳这次会议召开的国内背景。
(3)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归纳上述会议在中国历史发展关键时刻的相似之处。
2023-07-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