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屡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因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二: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三: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历史转折,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摘编自彭树智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红军屡次失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使得长征“几乎濒于绝境”的局面发生转变的是哪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的背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会议得以顺利召开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根据材料回答这次会议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何认识?

2019-06-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西方海外殖民扩张,“为现代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地区人民却因此遭受了残忍的殖民掠夺。“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摘编自潘萌 刘际昕《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海外殖民扩张的背景并分析海外殖民扩张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自强运动标志着工业化的开始,并在中国播下了现代化的种子。大多数企业都开办在条约口岸和沿海及长江沿岸的城市,有助于上海、南京等大都市的发展;周国农业地区的务农人口被吸引到这些都市中作为产业工人或劳工,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工人阶级:这些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促使了中国新的管理和实业阶层之诞生。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2)材料二中“自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其影响。

材料三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4年“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正式提出
2017年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
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1万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3)从材料三中选择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或内容,提炼一个有关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言之有理。)
2023-10-10更新 | 377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5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广西专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共和国之路》记载,各地就这一主题召开的讨论会达70余次,发表文章650多篇。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这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       
A.背景B.内容C.过程D.意义
2023-08-05更新 | 915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但我们应该更恰当地认为1978年是21世纪的开始,这一事件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尽管当时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1978年纯粹是一个中国的时刻,虽然它对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在1978年,中央认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是权力过于集中。”次年,国务院宣布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验,其中包括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等。到1984年,又把农村行之有效的承包制引入企业改革中,政府对国营企业的,拨款改为贷款,进而改为股份制。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我国内地将初级产品拿到特区,根据外销需要“梳妆打扮”,增值出口。在特区进行市场经济的“实验”,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特区作为加强同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合作的特殊基础,发挥了很强的辐射作用,政治意义非常重大。

——摘编自刘利亚《论经济特区与中国对外开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事件”指的是什么?指出“改革开放”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因素。请结合当今国际经济背景分析,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结合所学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以“改革”为主题,拟定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3-08-18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阅读图1,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图2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的取得有什么意义?
(3)图3中的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各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
(4)根据所学,指出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一系列讲话的背景是什么。
2023-05-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

材料二   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不分男女老少,同工同酬。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问题的决定,把调动亿万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作为制定一切农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正确的政策,必定推动人民的实践活动。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分田包干到户,在短短的几年里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并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从而使长期处于贫困中的几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摘编自冯毓奎、王悦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作用探析》等


请回答:
(1)材料一这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三大改造”中对农业改造的形式。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三大改造”中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村改革的背景。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的认识。
2022-11-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大直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直接推动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力量,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特征。

——钟轩理《五四精神与中国道路》

材料二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毛泽东是第一个代表这种自觉选择的人。他在这个时期的一些著作中最早阐发了国情与革命,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和个别、普遍与具体。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论断(部分)

序号

背景

论断

A

全面内战爆发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

八七会议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

发表《论诗久战》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具有建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问题,党都能实现自身的转变,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在面临严重的困难局面时,党召开了两次会议,及时纠正“左”倾错误,确立了新的领导核心,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摘编自《学习强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以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特征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说出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把材料三中毛泽东的论断按时间先后排序(写出序号即可)。
(3)材料四认为中国共产党具备什么能力?请结合材料提及的相关史实说明。
(4)综上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有哪些宝贵的经验?
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入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对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进行了深刻阐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丰同做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请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现中国梦的必须条件。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努力。
(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立100周年。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到的启示。
2021-06-28更新 | 17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大事表: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农村生产资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请你谈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3)从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了解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20-09-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和引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周恩来同志回忆在贵州召开的某次会议时说:“(1935年)会议纠正第三次‘左’倾路线,在这个万分困难的危急时刻,毛主席扭转了航向,使革命开始走向胜利,对我们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材料二: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摘自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摘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材料一所述是的是哪一次重大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何地位?请指出在这次会议后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
(3)材料三中改变“思想方式”是指“思想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国农村开始推行哪一重大政策?
(4)结合以上材料,你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有何认识?
2019-11-1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2019年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